乡村振兴在2020全国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体现(2)
导 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议题。
乡村品牌化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战略选择,同时需要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提供引导和支持。
今年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相继发布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小编特将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河北省
着力“三农”工作
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扎实推进“一减四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30个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200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00个冬奥会农产品供应备选基地;持续开展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河北品牌;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强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打通科技成果下乡“最后一公里”。新建80个农业创新驿站,实现农业县全覆盖;发展节水灌溉,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培树绿色有机河北农产品形象。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全域推进、示范打造、专项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农村清洁行动,改造农村厕所80万座以上,累计完成1.2万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3.5万个村庄生活污水管控,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全覆盖。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300公里、农村公路4000公里。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山西省
推动乡村振兴
大力实施三大省级战略,加快山西农谷建设,建好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办中国·太谷论坛。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优质草食畜生产基地,推进奶业大省建设。提升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功能,建设出口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启动大同肉类出口平台建设,做强“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积极构建“东药材西干果”商贸平台。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在各县(市、区)建立省级示范片,培育打造山西药茶、山西有机农产品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业托管试点,推进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抓好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抓好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清洁行动,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成53万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力争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达到1000个。抓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完成6000个左右行政村合并任务。
辽宁省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建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打造一批三产融合特色小镇。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
做强做大飞地经济。继续落实支持飞地经济政策,加大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丰富拓展内涵,创新发展模式,狠抓项目落地。坚持大小并重、量质并举,促进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有序推动承包地经营流转,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宅基地改革试点。加快省级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供销社、农垦改革。开展粮食主产区农产品收入保险试点。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全面小康标准,加快补齐三农短板,持续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有序推进农户厕所无害化改造,1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收集处理。推进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
吉林省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农业产业链、增值链,培育良好的农业产业生态。探索开展产粮大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殊政策试点,对重点产粮大县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省级分成增量给予返还支持。出台实施农村产业用电补贴措施。完善设施园艺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休闲农业收入增长10%以上。支持建设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返乡创业用地。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搭建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平台,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整省试点任务。深化国有林区林场、供销社、农垦改革。统筹抓好乡村建设。创建14个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完成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11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15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向18个扩权强县改革县(市)放权。发展特色产业小镇,积极推进北汽—皓月生态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及时启动查干湖生态小镇等第二批创建工作。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先行先试,引导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合理配置。支持梅河口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黑龙江省
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
以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实现地力、种子、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全过程安全和全产业链增值增效,巩固黑龙江粮食在“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中的地位,不负国家期望,坚决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推动北大荒农垦集团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实施黑土地战略性保护。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地力提升为导向,新建生态高标准农田843万亩,落实农业“三减”4500万亩。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对大马力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广大机械深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还田利用率达到65%以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加快三江平原14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扩大工程换水、灌溉节水、休耕停水面积,新增置换地下水面积326万亩。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张牌。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分别增加到7650万亩、850万亩。加快种子基地建设。放大优质粳稻、玉米、大豆优势。发展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作物。发展坚果、浆果、森林种养殖、道地药材等特色经济。巩固生鲜乳优势。发展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持续扩大农产品营销,继续办好国际大米节等活动,实现“种得好、产得优、卖得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冷链物流和农村电商,加快建设玉米、水稻、乳、肉4个千亿级产业。围绕加工龙头建基地,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由市场机制实现种植者、养殖者与加工者高效对接,以需定产,扶持就地加工农产品增值,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做强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编制好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底图”,实现“多规合一”“多图合一”。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营造林100万亩。基本淘汰县级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消除国考断面劣Ⅴ类水体。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加大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巩固提升剩余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水平,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运管机制。加快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后备水源地。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分类治理工作。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科学稳妥推进“厕所革命”。
山东省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按照“五个振兴”要求,完善东中西分类推进机制,形成一整套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政策、制度、标准和考核体系。现代农业要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54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深化农业“新六产”示范创建,加力推动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四型发展”,新增示范县10个、示范主体180家以上。发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引领作用,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完善生猪保供稳价等政策措施,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村人居环境要提档升级。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深化美丽乡村和美丽村居标准化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基本实现全省农村通户道路硬化,85%的县(市、区)农村改厕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规范升级,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改革要提速深化。开展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实施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内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10万元以上的达到30%。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示范村镇创建,深化绿色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河南省
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粮食核心竞争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编制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耕地保护提质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660万亩,建设40个优质粮源基地示范县,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500万亩,打造一批粮食产业示范链。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行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
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高效种养业,建设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亮化,扩大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和卫生厕所覆盖面。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提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试点工作,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规范提升行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