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五金五银”引领安溪乡村振兴路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潜力和资源非常深厚。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程荣告诉记者,近年来,安溪县紧紧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以特色增优势、以优势强产业、以产业促振兴,多措并举,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农业品牌,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做好“土特产”文章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土地面积3057平方公里,人口121万,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绿色防控示范县。“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发展形成‘一叶五金五银’特色农业产业链。”李程荣解释说,“一叶五金五银”分别指茶叶、金线莲、山茶油、柿饼、芦柑、豆干、淮山、茭白、麻笋、米粉、面线等特色农产品。
要想真正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只靠自然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李程荣说,“我们坚持‘源头管控、标准生产、产品严检、批批赋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机制,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同时创建了一批标准体系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可控化、销售品牌化的示范单位,构建形成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
为了实现产业多元发展,安溪通过推动土地流转、三资盘活,引领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依托山水林田湖等资源优势,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该县成功建设了华祥苑、国心绿谷等41家茶庄园,年旅游收入超12亿元。
“除此之外,我们坚持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相结合,首创智能虫害防治、无人机飞防、卫星遥感监测等数字化技术,推动了安溪现代农业产业的蜕变升级,提升了安溪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李程荣说。
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安溪目前有安溪铁观音、山格淮山、龙门茭白、安溪黄金桂、安溪梅占、褔前芦柑等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总面积达71万亩,占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64%,位居全省前列,去年网络销售额达95亿元。”李程荣介绍说,茶产业是安溪的民生产业,全县80%人口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农民纯收入的56%来自茶产业。“茶产业的发展,让百万茶乡人民实现了富裕之梦。”
去年,安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万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安溪先后获评2023年度“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百茶贸易之都等荣誉称号。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40.42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名。
李程荣从4个方面介绍了安溪如何通过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有效推动。一是提升经济总量。去年,安溪经济总量高达920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362亿元。二是带动产业发展。全县茶机械产值约10亿元,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茶包装年产值超60亿元,市场份额占行业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三是带动就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茶产业,安溪甩掉了“最大国定贫困县”的帽子,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就业。四是促进文化传承。通过加强种质资源与生态景观保护,建立健全制茶技艺和茶文化传承机制,弘扬了中华茶文化。“今年,安溪铁观音先后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茶界‘双世遗’。”李程荣自豪地说。
政府“护航”加大政策标准支持力度
培育发展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护航”。
李程荣介绍,为了做好政策扶持,安溪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安溪县扶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暂行规定》,设立扶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此外,还制定推行了《地理标志产品 安溪铁观音》《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淮山品质等级规格》等技术标准。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54个、省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30个,入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品牌监管方面,制定出台《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暂行规定》等文件,实施严格的授权管理制度,加强品牌监测、评价和服务,注重品牌保护,以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为了能够让农产品实现赋码溯源,我们推动669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监管,赋码出证14.8万批次,实现源头可追溯、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李程荣说。
李程荣表示,下一步,安溪将继续加大对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扶持力度,继续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在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同时,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现有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以“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发展目标,对“山格淮山”“福前芦柑”等农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助推乡村振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