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绿色为“墨”产业为“笔”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秦峰 吴春侠 更新时间:2024-07-26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旬阳市石门镇坚持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发展理念,走“生态渔稻茶乡,农旅康养石门”发展路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持续做好生态产业化文章,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田畴禾苗壮,“丰”景沃野绘

水质是优质稻米的基础保障,大神河一泓碧水铸就了“石门贡米”低糖、富硒、香糯可口的独特品质。


66a22610a3107cd5bf0b01f2.jpeg 

石门镇“石门贡米”种植基地

清晨,种植户们早早来到“石门贡米”种植基地开渠放水,稍远的地块则采用水泵抽水的方式让涓涓清流注入稻田。旬阳市秦农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有林一边在田间巡视一边笑着介绍,眼下秧苗正在分蘖盛期,要浅水勤灌,还要做好追肥、晒田、除杂草等工作为壮秆大穗打下基础。

“病虫害防治这块还是得感谢咱镇上组织的无人机喷防作业啊,让我这个‘乡巴佬’亲眼见识到了科技的神奇。以前我背个喷雾器要给这300多亩秧田喷药,得要个把礼拜,今年用上新买的无人机以后,速度快还喷的均匀,一天就能弄完。”张有林感慨道。

据悉,石门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贡米”种植产业3000余亩,打造出 “石门贡米”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在王家坪村建成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贡米”加工厂,带动该村200多户种植户做起了家门口的绿色长效增收产业。

绿叶变“金叶”,深山溢茶香

海拔高度适合、光照良好、土壤酸性弱、综合气候适宜等自然条件是茶树生长的必要因素,石门镇石门村依托山区阳坡土地集中分布和微酸土壤密布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茶产业。

该村种植大户刘世高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推动传统的小农户“分散化”种植向合作社“规模化”经营转变。他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开发出优质茶园400余亩,建成茶叶加工车间400余平方米,打造出安康市四级林业园区-----西岱野源茶园。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良的西岱野源茶,出产的茶芽柔软、茶叶肉厚,成品茶香气清雅、韵味悠长。西岱野源茶年均销售额约70万元,通过雇工、产业帮带等方式带动该村百余人共享产业发展效益。

入眼尽是茶绿,扑鼻皆是茶香。石门镇木瓜、崔家堡、谌家院等村社的村民们也搭上了茶产业“致富快车”,家家会种茶、户户能增收。山大沟深的石门镇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下,茶园种植规模达3000亩,年户均收入超万元。

中药材种植,“翘”开致富门

人才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石门镇曹家沟村大力宣传“归雁经济”政策,发动广大“归雁”回乡投资。该村80后小伙刘道帮率先响应“归雁经济”号召,毅然带着外出打工多年攒下的几十万元返乡创业,成立了旬阳市道帮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翘油葵套种产业100余亩。

“连翘种植收益高,浑身上下都是宝,花开可赏景、叶子能制茶、果实可入药。我们合作社栽的是一年期的苗,三到四年就能挂果。镇上通过‘订单农业’,联系厂家上门收购连翘叶、连翘花,生长期的这几年也能有收益。”刘道帮满怀信心地说道。

今年以来,石门镇积极推进付家庄村“产学研”乡韵体验园项目建设,建成占地面积1400余平米的中药材示范园,种植赤芍、马兰、淡竹叶等中药材100多种。同时,为推动全镇中药材产业纵深发展,引入了安康洵农草本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开启药材深加工模式。该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成集药材清洗、加工、检验包装等配套车间的厂房1600余平方米,形成了完整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药材产业链,可通过工厂务工、带动农户种植等方式帮助200余名农户实现增收。

“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尝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深度挖掘林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等多重效益为抓手,力争让全体石门人民都能享受到生态产品价值变现红利。”石门镇党委书记胡秀斌说道。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