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其中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好“土特产”文章,既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茂名有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基于此,《2024年茂名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链发展,要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和“微动力源”两篇文章,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
做好“土特产”文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茂名立足自身实际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茂名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上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昔日的“小特产”不再局限于老百姓手中的区域性“小特产”,而是通过科技赋能、特色品牌加持、销售渠道拓宽等重大举措,促使“小特产”发展为“大产业”的重大跃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茂名的“五棵树一条鱼”总产值超过527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8.9万人,“小特产”转化为了百姓的“致富业”。成绩是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动力。如何持续基于一方水土充分开发乡土资源?如何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乡土风情?如何加快产业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问题成为做好“土特产”文章,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答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盘活“土”资源,找准“土特产”发展方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茂名是农业大市,“土”资源非常丰富。目前部分镇街存在对“土”字理解不深,对当地生产活动和环境中蕴含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价值挖掘不够等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茂名是一座山海并茂的城市,各县区优势明显,要用足用好优势乡村资源,形成优质的“土特产”品牌。一要充分挖掘资源。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好农产品,保证农产品优质品质,形成优质品牌。同时,不断整合区域内优质产品资源,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特色产品提质升级。二要发挥比较优势。分析哪些有优势可以进一步发挥,哪些有潜力可以继续挖掘,进行培育,做到“心中有谱,行动有方”,并以现代经营的标准、理念等方式将“土”资源的优势凸显,从而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产业的优势。三要用好政策支撑。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大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要从“人、地、钱”等各方面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梳理,找到当地“土特产”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契合点,更好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推动乡村本土特色产业发展。
突出“特”本色,打造“土特产”优质品牌。乡村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发展的产业必须突出本地“特”色,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道路,这样才能让产业发展做到有生命力、有吸引力、有竞争力。茂名优质农产品众多,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共有农业特产356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五棵树一条鱼”,目前五棵树的种植面积约为285.6万亩,占全市陆地面积的17%,罗非鱼养殖面积超过26万亩。但目前部分镇村未能对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在推动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未能形成代表本地独有的特色精品,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突出“特”本色。一要开发品牌。当前人们对乡村产品的需求结构由物质产品需求向文化体验、田园风光、生态休闲等精神性需求不断转变,镇村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分析现有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瓶颈,找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办法和路径,依托最具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或传统手工艺或民俗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凝聚全力进行打造地方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二要巧错峰头。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突出“特”本色,在明确自身优势的同时,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注意看周边、市内、省内甚至国内类似产业的发展情况,从全局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中找准定位和机遇,在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基础上,追求“好中优”“特中特”,成为被消费者认可的“独一份”。三要加强营销。根据不同产品的优势,聚焦重点区域和特定群体,采取电商推介、网红带货、合同订购、产品交易会、商超推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多渠道营销,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扩大销售面与量。
延长“产”链条,推动“土特产”集聚发展。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茂名期间强调,“这里是荔枝之乡,荔枝种植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茂名如何进一步做好“土特产”文章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茂名部分农产品已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获益更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部分农产品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销售阶段,在延长产业链方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例如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不高等。要把“土特产”文章做好,延长“产”链条是重要一环。一是增强科技赋能。要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的科技投入,多维度深层次为优质农产品赋能增值,实现产业链的延长和价值链的同步提升。二是做强嫁接文章。要以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充分学习高州根子柏桥、信宜山水双合等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好方法,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共同发展,推动“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建强战斗队伍。要着力打造领导执行力过硬、致富带领力过硬、群众组织力过硬的“领头雁”队伍,同时引入更多的经营主体,包括企业、合作社、乡村工匠和返乡青年,广泛利用优质人力资本,打造土特产的差异化竞争力。
“土特产”三个字各有侧重、又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做好“土特产”文章,补上农村发展“短板”,对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具有巨大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的茂名,应继续立足资源禀赋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擦亮品牌,提升产业层次与质量,让“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作者系市委党校决策咨询中心副主任)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