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宁夏中卫:从“硒砂瓜”到“金银花”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0-08-31

 

    818日晚10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行政大楼十楼的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一场有可能对中卫市农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专题协商会在此召开。会场内,除了中卫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市政协委员和该市相关负责人,闻讯而来的还有中央和自治区及中卫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这还得从中卫的特色农产品——“硒砂瓜”说起。

  种瓜富了农民却伤了土地

  说到中卫市,就不得不说硒砂瓜。

  硒砂瓜产于中卫市香山地区,被誉为“戈壁西瓜”“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西瓜”,因采用压砂栽培技术而得名,是中卫市特产。由于当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所产硒砂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自然保鲜期近50天。近年来,中卫市不断扶持推动硒砂瓜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产品打入日本、新加坡等地市场,成为宁夏产品走向全国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硒砂瓜不仅仅是宁夏的一张“名片”,也为中卫市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种植硒砂瓜的农民由此致富,有的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和轿车。

  但是,硒砂瓜因连续播种,没有轮作休耕,导致土地板结、地力下降。同时,没有采取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技术,致使硒砂瓜品质逐年下降,品牌也打了折扣。中卫市沙坡头区区长郭爱迪介绍,沙坡头区现有压砂地52万亩,其中,10年以上老砂地35万亩左右,20年以上老砂地10万亩左右。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老砂增温效果差,严重缺少有机肥,且地面积在逐年增加,未来必将对硒砂瓜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硒砂瓜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品质下降、病虫害多发、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因此,探索老砂地接续产业迫在眉睫。”中卫市政协委员、阳光沐场农牧公司总经理王朝武2010年开始涉足农业领域并大面积种植硒砂瓜,在协商会上,他直奔主题,建议以金银花替代部分硒砂瓜的种植。

  实践出真知,压砂地种金银花更有优势

  “金银花替代种植部分硒砂瓜可行吗?”带着这个疑问,819日上午,中卫市政协主席罗成虎带着记者来到了位于沙坡头区的金银花种植基地。

  采摘期虽然刚刚过去,但依然有少量金银花挂在枝上,青翠的绿叶、淡黄的花瓣随风起舞,花香扑鼻而来。王朝武告诉记者,2015年,在陕西省农高会上,他第一次关注到金银花产业。随后,开始跟踪考察、引种试验和小规模种植金银花。2016年,他率先在压砂地里种植了6亩金银花作为试验田,之后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砂地金银花面积达2000余亩。经过连续4年的不同种植试验和生长性能观测,初步验证了金银花非常适合在压砂地种植。

  王朝武介绍,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具有抗旱、耐寒、生命力强、适应性广、茎蔓着地即能生根的生物学特性,压砂地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透气性良好等特点,故金银花在压砂地这种特殊立地条件种植更具优势性。

  “对于我们中卫市来说,金银花就是环境保护花、脱贫致富花、增收幸福花、健康促进花。”罗成虎随口总结出了四个金银花的特性。

  “从目前的长势来看,在金银花种植后给予少量的水分补充,其两到三年便可成林,是砂地种植较为理想的灌木树种,大面积种植可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有着促进作用。”罗成虎认为,单从金银花种植成活保存率及其生态效益来讲,金银花种植技术不存在问题,金银花发展瓶颈目前主要是水源和采摘期用工的问题。大量种植金银花,必须配套滴灌水利设施,每年补水4次以上,大面积发展需要充足的水量保障,分散种植水源无法保障,这对于相对缺水的硒砂地也是一种考验。“但是,金银花生长周期近40年,盛产期亩产干花预计可达100公斤,我们按亩产50公斤,近10年统货最低价格120/公斤计算,亩产值可达6000元,刨除水肥、人工等成本,净收益达2000元以上。”王朝武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仅如此,金银花种植还需要大量劳动力,也是带动贫困人员就业和农业增收的优选产业。”

  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了一份文件,是中卫市政协办公室今年6月送交中卫市委书记何健的一份《关于培育推广金银花种植作为硒砂瓜后续产业的建议》。何健要求分管的副市长阅研。这代表着,金银花的大面积种植完全有可能在中卫市成为现实,而中卫市政协创立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平台也因关注民生、凝聚共识、服务大局收获了满满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