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现代农业的“南充样本”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0-08-24

 

四川是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正发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农业强省跨越。

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川东北是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而南充这个农业大市正处于这一重要区域的核心。在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南充版图”上,南充提出构建现代农业“5+5”产业体系,践行新发展理念,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走出一条“地域上生态循环、技术上绿色智慧、品牌上走出去”的全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立体化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为带动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

 

打造5+5”产业体系振兴乡村经济

 

白墙黛瓦,炊烟袅袅,数万亩晚熟柑橘基地果树成林、硕果累累,夕阳余晖照耀下,南充乡村宛若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村居图。这是四川省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在南充的生动实践,也是南充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一个缩影。

去年9月,四川省提出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加快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此举对于发挥比较优势、擦亮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加快乡村振兴发展、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充作为四川农业第一大市,正处于传统农业体系向现代农业体系转变的重要时期,突破资源约束,发挥优势,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较完善的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全省而言,具有重要“标杆”引领作用。

近年来,南充市充分发挥其传统农业大市资源优势,十分注重农业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打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5+5”产业体系,大幅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有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效支撑。

“南充深度对接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结合当地农业实际,制定规划了全力做强粮油、生猪、蔬菜、蚕桑、晚熟柑橘五大主导产业,做优木本油料、中药材、牛羊、水产、酒业五大特色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培育形成链条完善、特色明显、结构完备的现代农业‘5+5’产业体系。”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滕明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充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驱动,持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现代农业‘5+5’产业体系上,市委、市政府思路非常清晰、决策非常准确。”

在今年南充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南充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工作着力点。在记者看来,“农业多贡献”就是振兴乡村经济,发挥农业成为当地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2019年,南充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100亿元大关。今年,在南充五大主导产业中,粮食播种面积逾850万亩,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计划生猪出栏量520万头。这组数据在四川21市州中排名稳居第一,凸显了南充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这为南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夯实了雄厚的基础。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园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有效手段。南充围绕壮大5+5”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以项目推动为抓手,以深化创新为动力,集中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绿色发展、三产融合、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做实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据了解,南充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土施策,科学规划出相应产业的发展区域,科技赋能,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立体化。

智慧农业总控制中心、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新品种示范区、农业物联网工程、手机App……在西充县有田有家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的“科技范儿”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记者眼前。采访当天,虽然室外气温高达38℃,但在蔬菜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得到精准、有效控制。

“即使出差远在外地,我也可以通过App实时监测、掌握大棚蔬菜基地内的各项数据。”有田有家负责人谭嵩打开手机App,向记者演示有关操作,“通过智能控制,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确保有机蔬菜的品质。”

据介绍,通过智慧农业总控制中心,可以对园区各生产环节进行操控,涵盖县域界限、路网、水网、各个产业园区的情况等。同时,物联网控制功能可以通过传感器、监视设备等与各个大棚连接,24小时自动监测大棚的温度、水质以及土壤pH值、湿度等数据。

现代农业园区的科学技术运用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实现了农业的绿色、生态、智慧发展。

科学技术在仪陇县双胜镇海升-温氏循环农业示范区也得到了成功运用:种柑橘和养猪两个互不关联的产业,却通过生态循环与科技创新融合立体发展,实现共赢。

在双胜镇海越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操控间,显示屏上正记录着有机肥的生产过程和各项数据。一名员工坐在电脑前,认真地看着各项数据。这里正在处理的畜禽粪污基本来自温氏集团的养猪场。

仪陇海越农业有限公司技术主管邓远生告诉记者:“生产过程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机器人作业,目前每天可生产20~30吨有机肥,这些肥料再用于海升集团的柑橘基地,实现了养猪、种柑橘的生态循环。”

“‘海温’生态循环模式的运用,缓解了柑橘种植有机肥需求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把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既科学化解了环保难题,又有效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实现了产业互助、种养循环。”仪陇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伍绍斌介绍说,生态循环模式促进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格局。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南充按照“一园一业、集中连片、生态循环、产业融合”的园区建设总体要求,在丘陵地区推行“果蔬/粮油+畜禽+沼气”生态发展模式。南充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杨仕彦说:“南充大力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设备‘四新技术’,扎实推进优质粮油、柑橘、生猪、牛羊等种植基地加畜禽养殖配套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据介绍,南充今年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超过22个;打造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全市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增长9%。到2022年,拟建成现代农业园区逾100个,力争成为全国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排头兵”。

 

“走出去”战略打响“南充产”品牌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充县的南充农业电商产业园看到,一名女员工手里握着一袋桑茶,正通过手机直播,向“屏幕背后”的顾客介绍南充特产“桑叶茶”。这名员工背后的货柜上展示着各种南充特色农产品。

“她每天要直播带货3小时左右,主要推介南充‘好充食’特色农产品。”南充农业电商产业园执行副总经理苟从波介绍说,“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和线下营销,打响了‘好充食’品牌。”

“好充食”是南充市为推广本地农产品而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取“南充好食物”之明意,寄“人生好充实”之深意。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认证和包装,增加了产品辨识度,保护了产品地理特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有利于擦亮南充农业这块金字招牌。这在四川省是一种首创,对于保证当地农产品质量和推介当地农产品“走出去”、走向“开放前沿”、实现“买全川、卖全球”具有重要意义。

正基于此,南充的桑茶、晚熟柑橘等农产品更能快速“走出去”融入大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在去年底北京、上海等地首次举行的南充“好充食”品牌推介会上,晚熟柑橘被预订一空。这是以“好充食”为品牌的“南充产”“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尝试。南充交通网络便利,拥有辐射陕甘渝的川东北最大的物流基地,“南充产”特色农产品更能快捷通过航空、陆地通江达海,走进全国老百姓家庭,也能搭乘以南充为起点的“中欧班列”走出国门,让外国人吃上地道“南充产”。

滕明鹏告诉记者:“目前南充正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创立启用区域公用品牌‘好充食’,助推更多‘南充产’农产品走向世界、更多南充品牌抢占市场,引领南充农业产业升级,为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核作出新贡献。”

当前,南充市构建了以“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试验区等“国家号”园区为名片,以南充冬菜、高坪甜橙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为支撑,以张飞牛肉、保宁醋等中国驰名商标为特色的南充农业品牌集群。

2019年,“好充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根据规划,2023年以前,“好充食”将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列;到2025年,力争实现南充“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溢价能力200亿元以上。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认为,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南充要进一步主动创新作为,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千亿元产业集群为支撑,加快创新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擦亮南充农业大市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