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湖北十堰武当道扶贫实践:做强茶叶品牌 盘活特色资源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0-06-15

 

武当道茶产自世界闻名道教圣地、中国茶叶主要发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鄂西北秦巴山区。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优势茶叶产区,也是湖北省著名髙香型绿茶基地和有机茶产区。

近年来,十堰山区围绕打造“武当道茶”品牌,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综合开发,实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带动了农村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cf1b9d16fdfaaf51c1d4343499c65de8f11f7a9a.png

(一)扶企业育品牌,打造富农产业头牌

十堰茶文化厚重、生产历史悠久,气候环境适宜,是全国优势产茶区,茶产业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十堰成为全省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优势茶叶产区,被省农业厅确定为“鄂西北高香型绿茶基地”。

武当道茶生产核心区涵盖了十堰的513区、47个乡镇街办。2009年,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委、市政府将武当道茶品牌打造纳入全市农业重点工作,明确品牌打造总体思路和具体运作机制,制订武当道茶品牌工作方案,开创全省统一打造茶品牌的先河。

紧接着,从创新运作机制入手,组建工作专班,成立全市品牌打造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成立全省首家省级茶叶产业专业协会,创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会运作、双牌经营、分步实施”的品牌打造运作机制,组织全市最具实力的龙王娅、圣水、梅子贡、八仙观、阿里山等 5 家茶叶龙头企业作为品牌打造的核心企业,形成品牌的强大合力。

2013年,省委、省政府启动茶叶品牌整合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武当道茶”品牌整合,带动企业重组抱团发展。

2009年以来,十堰市每年投资200万元用于武当道茶品牌宣传推介,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驰名商标、第八届中国农交会金奖、十堰城市名片、最具影响力区域公共品牌等一系列荣誉,品牌价值已突破40亿元。

(二)创新政府引导方式,推动龙头带动扶贫

针对山区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总量偏小,贫困农户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非常有限的问题,十堰市通过创新“政府 + 企业 + 银行 + 保险 + 贫困户”五方协作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成为扶贫排头兵。实行政府贴息、银行贷款、保险担保、企业使用、贫困户分红的发展模式,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0df3d7ca7bcb0a46dbe4808578f13f226960afe4.jpg

全市开展了“龙头带动户,扶贫助致富”活动,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筛选56家企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企业,每个企业直接联系帮扶50200个贫困农户。企业通过技术信息服务、产品回收、安置贫困农户劳力在企业打工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在产业开发中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辐射带动农户超过2万户,汇聚了民间资本,招来了产业带头人,农民投身生态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三)创新资金整合机制,聚焦产业扶贫增收

针对发展茶产业缺乏资金,贫困户自身投入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扶贫资金整合使用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精准脱贫。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农业共引进境外资本和非农资本达2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山区生态茶园开发投入不足的矛盾。

市政府每年安排产业发展基金3亿元,捆绑秦巴片区产业基金9亿元,各县市区统筹涉农资金26.5亿元,让农村脱贫发展有方向、有动力、有支撑。发挥资金“以奖代补”激励作用,对购买种苗、达到一定规模,当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并经过验收的,给予2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奖励,调动贫困户自我发展、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扶贫,以当地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能人大户为主体,组建乡亲扶贫协会,通过捐资、出资、筹资等形式筹集资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乡亲扶贫协会301个,覆盖260个村,撬动社会资金2亿元,帮扶1.5万贫困户4.2万人,脱贫70002.1万人。

 

 6a63f6246b600c3346fe403b0ede9809dbf9a1d3.jpg

(四)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提高产业扶贫效率

针对贫困农户经营能力有限,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突出问题,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发展、农户增收脱贫。

一是“租金(股金)+薪金”联结模式。贫困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或入股收取租金或股金,同时在基地为企业务工取得薪金,增加了农民财产收入,拓展了就业增收门路。房县神农贡茶业有限公司在房县军店镇流转土地800亩建设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政府注入资金100万元,以集体名义入股,通过股金分红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200余贫困户户均实现增收1.5万元。

二是“订单 + 底金”联结模式。由农户与企业签订产品收购订单,并由企业承诺最低保护价,确保农户放心种茶。丹江口市圣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茶叶种植农户签订长期的种植收购合同,按照不低于市场价和保底收购的方式对农户基地鲜茶叶进行收购,同时开展种植奖励机制和扶贫帮扶机制,对特困户除免费提供农资外,同时按照每公斤鲜叶增加2元的价格予以补贴。

三是“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成立行业合作联社,为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湖北圣水茶场公司先后流转宝丰镇车家沟村、小堰村和竹坪乡新荣村贫困户土地,发展茶叶产业,统一规划,标准管理,帮助1000多贫困户户均建设1亩高效茶园,使之每年获得固定收入。

此外,该公司采取订单模式,与2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签约,统一提供技术标准、统一收购茶叶,让贫困户春季投入秋天就有收获,实现了“产业富民、科技兴茶、质量兴企”的美好愿景。

四是“包技术、包融资、包帮扶、包销售”四包发展模式。通过包技术指导、包资金供给、包帮扶发展、包市场销售的方式,着眼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市场“四缺”问题,帮助贫困户发展致富。郧西县槐树茶场筹资200多万元,提供种苗,发展专业户86户,开发优质茶园300余亩,走出了山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