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根植泥土 守望“三农”——浙大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破茧成蝶背后故事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0-04-16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2020年的第一个周末,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师生来到诸暨市“米果果农场”,庆祝了研究院20周岁“生日”。

  “我们就是要创造各种机会,让老师们更接地气。只有踩在这块土地上,才能找到创新的方向。”新任院长钱文荣说。研究院连续4届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得益于其始终如一的“三农”守望。

 

功成不必在我

 

  20年前,“三农”研究远非今天这般炙手可热,作为原浙农大的副校长,黄祖辉本有机会去省属高校担任校长,但他却留下来做了研究院首任掌门。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行政上由管理学院代管,教职员工只有20多人。但黄祖辉并不气馁,他相信,坚定的守望能够穿透历史。

  在黄祖辉看来,农经管理是应用性学科,加上地处“两山”理论发祥地,如果不能提出决策建议,研究院的设立就失去了意义。跟论文相比,“决策咨询”报告的撰写往往难度更大。不仅要站得高、看得远,找准现实中的问题,更要一丝不苟地翔实调查,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于是黄祖辉把日程安排得很满,奔波于全国各地,乐此不疲。如今,“咨询报告”成为研究院的一大亮点,有20多篇获得中央高层领导批示,近百篇得到有关部委采纳。

 

农业品牌的跨界“先行”

 

  2019126日,浙大紫金港校区,由研究院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农业品牌百县大会”召开。全国各地300多名代表自发前来,共同探讨农业品牌化问题。该中心在我国较早投入农业品牌研究、提出“区域公用品牌”概念,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帮助各地农村打造了一百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在业界享有盛誉。中心主任胡晓云是浙大传媒学院广告学科带头人。进入新世纪,胡晓云预感到,中国农业品牌化势在必行。2009年,通过平台她领衔组建了全国高校中首个农业品牌研究机构,开始了跨界“先行”。

  先行者注定孤独艰辛:尽管浙大学科资源丰富,也鼓励跨界融合发展,但因为所在学科和研究方向出现错位,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论文刊发、科研项目申请、课题评奖、学生招收等都“亮起了红灯”。但胡晓云没有放弃,至今她已带领团队出版专著8部,举办全国性论坛、比赛20多场。在中国农业品牌化进程中,引领着多地县市农业迈向品牌、走向市场。

 

数据库中有“远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社会的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农村家庭的调查得到解析。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在我国十分滞后。“我们缺乏系统、全面的,对中国农村家庭的跟踪调查,这将直接影响‘三农’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钱文荣坦言,无论从学校还是个人角度出发,数据库建设都缺乏动力。出于对“三农”发展的执着,2015年,钱文荣联手校社科研究基础平台,共同启动了这项艰巨而又烦琐的工程。首次调查,28个省份,259个县(市、区),586个村委会,11654个家庭,每次调查至少需要三个多小时,其间将产生2000多个数据。这对调查双方而言,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调查主力军由浙大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组成,出征前历经面试筛选、培训和分段考核。

  2017年,研究院专门成立中国农村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由钱文荣挂帅。两年多来,中心相继发布了《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2016》和《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2018》,涵盖农村家庭的方方面面,并全面分析了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当前问题,引发学术界强烈反响。2019年,中心的两部英文著作也在国外出版发行,为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家庭,也为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农村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