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扶贫干部变身主播“带货”,10分钟卖出豌豆3000斤
3月11日,在景东县太忠镇大柏村豌豆地里的一场淘宝“直播”中,刚连上麦克风10分钟就卖出豌豆3000斤,2月中旬还处于滞销状况的景东豌豆成为了淘宝农货中的“网红水晶豆”。
疫情期间,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直达消费者的桥梁。景东县副县长、浙江大学挂职干部许亚洲变身“豌豆哥”,直播“带货”,奇在新意,胜在诚意。景东水晶豌豆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仅一天时间,景东水晶豌豆通过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就销售出755单1880公斤。截至3月12日,已有70多吨景东水晶豌豆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全国各地。这些翠绿的豌豆从景东的田间地头跻身到全国各地吃货们的餐桌上,既拓宽了线上销售渠道,又提升了本土农产品品牌。
“我现在来到了,连绵的无量山和雄壮的哀牢山之间,你们看我们的豆子熟了。”身着彝族服饰,走在田间地头,许亚洲就这样在网上吆喝当地扶贫产品水晶豌豆。
水晶豌豆,生产成本低、种植方法易、成品产量高,是浙江大学定点帮扶县——云南景东的重要产业扶贫项目,也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稳定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全县13个乡镇种植面积总共6.85万亩。
面对突然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水晶豌豆的丰收期,如何控制疫情,又不让扶贫产品滞销,成了一大难题。
“防疫期间,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多方协调,才能组成往常再顺当不过的供应链。”许亚洲在景东成立了一支“豆蔻年华”小分队,在进行传统销售的同时,持续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
为了提升供给、拓宽渠道、动员消费,许亚洲连日来联系浙大校友企业和电商平台开启直通配送,定货源、定保鲜、定运输,成为“豆蔻年华”小队的日常工作。
针对景东县产业发展“散小弱”、农产品“有产无量”“有品不优”的现状,以及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增产不增收、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浙江大学在助力脱贫中紧盯问题两手抓。
一方面派出产业首席专家,为当地农特产品精准把脉开出良方,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和服务消费渠道,以泛浙大力量缩短当地消费扶贫中的“渠道距离”,建立健全“景品出滇、东入沪浙”为目标的工作机制。
“货出得去,卖得好,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富起来。”许亚洲介绍,经过15天的努力,“豆蔻年华”小分队已经通过互联网渠道卖出30余吨水晶豌豆。
他说,今年是景东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必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当仁不让,践行浙大的使命与担当 。
近年来,在浙江大学的支持下,景东统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争取在全县110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点。鼓励个体电商创业,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与专业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驱动力,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在开展各类线下助农活动,通过“来校培训”和“送教上门”,对建档立卡人员、农业技术骨干、中小学教师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并派出支教团到当地职业高级中学任教。浙江大学还积极对接在浙江开设景东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农特产品营销中心等实体门店,形成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