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脑壳”到“香饽饽” ——安康市魔芋产业发展调查
工人们在加工魔芋食品。
程磊(左一)与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交流珠芽魔芋的种植技术。
在陕南地区,多山地、林地的地形地貌和较为湿润的气候适合种植魔芋。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学上属于薯芋类作物,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古籍《尔雅》。魔芋在我国各地有许多别名,在安康的一些县区,魔芋被当地群众称为“鬼脑壳”。这一原本种在乡亲们房前屋后的“小玩意儿”,现在却是大家口中的“香饽饽”,成为安康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安康是全国四大魔芋优生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安康市就开始进行魔芋的规模化人工种植和生产加工,产业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安康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发展魔芋产业,首次将魔芋产业确定为全市五大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按照“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品牌”的产业化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路,让山林地中长出的魔芋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小魔芋的大学问
在安康,多生长在房前屋后、林地山沟中的魔芋看起来虽不起眼,但它可不简单。《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等古书中记载,魔芋性寒、味平,入药可消肿去毒。魔芋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热量低、微量元素丰富,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特别是葡甘聚糖含量丰富,具有减肥、降血压等功效。
8月19日,在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珠芽魔芋设施化栽培试验区内,一株株珠芽魔芋生长正旺。与传统的花魔芋不同,珠芽魔芋的叶柄顶头会生长出1枚珠芽,这个品种的魔芋具有更高的抗病性。
为了营造适宜珠芽魔芋生长的环境,珠芽魔芋设施化栽培试验区的上方挂着一层遮阳网。试验区内,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百忍正在仔细查看珠芽魔芋的生长情况,并不时记录下一些数据。
“魔芋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热带雨林气候是魔芋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但魔芋不耐强光,叶片怕高温烈日暴晒,多生长在森林林冠覆盖下的适度遮阴的环境中。”张百忍告诉记者,引进珠芽魔芋就是为了解决在安康低海拔地区种魔芋的问题。
魔芋生长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在15摄氏度左右魔芋开始发芽,低于0摄氏度时魔芋会被冻烂,适宜魔芋生长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摄氏度,否则魔芋就会产生软腐病等病害。在张百忍看来,要防治病害,就必须有优质的抗病性强的品种与先进的繁育技术,同时要创造适宜的栽培条件,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这几个因素。
“魔芋发病受致病菌、侵染通道、植株的抗病能力3个因素的影响。现在要解决现实的生产问题,在高海拔林地种植花魔芋,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尝试种植珠芽魔芋等新品种,让不同海拔的土地得到更好利用。”张百忍说,魔芋种植最大的难点是病害防治,其次是魔芋种芋的质量。由于魔芋是一种草本植物,中空的叶柄内有很多液体,这种结构使得致病菌在植株内部的传播速度很快,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降低魔芋的发病率。
魔芋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坡地、林地无法种植粮食作物,却很适合魔芋生长,因此发展魔芋产业就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径。有的村民在玉米地中套种了魔芋,让土地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比。“魔芋产业十分适合安康地区多山地、少平地的现实情况,每年我们会定期组织技术员去村中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做好魔芋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为魔芋产业的良性发展做好技术保障。”张百忍说。
小魔芋有大“魔力”
“在我们村中发展魔芋产业很有前景,因此大学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决定回乡种魔芋。”8月18日,石泉县云雾山镇双河村的种植大户陈益柱感慨地说。在他身边,长在林下的一株株魔芋生长正旺。
因为今年清明节前后种到地里的魔芋种芋重量不同,所以这些魔芋植株大小也不同。“魔芋很难彻底挖干净,总有一些小的魔芋种芋在地里生长着,因此每年我除了采挖商品魔芋外,还能获得来年需要的魔芋种芋。”陈益柱说,看着魔芋的长势一天比一天好,他心里乐滋滋的。
双河村除了有少量平地外,其他地方多是坡地。2019年陈益柱流转了村中的一些土地开始种植魔芋,现在每年陈益柱光是给村民们发工资合计就有十几万元,双河村的村民有了就近增收的渠道。
站在河边的一块魔芋大田里,陈益柱告诉记者,种植魔芋最重要的就是防治软腐病,每年的7月与8月要做好魔芋的田间管理,除草与施肥工作要做到位。“现在我种魔芋基本上算是入门了,对于相关的技术与病害防治都比较了解,村中许多人看我种魔芋能挣到钱,也在房前屋后或林地里种起了魔芋。”陈益柱说。
除了对个人的带动作用,魔芋产业还促进了多个乡村的兴旺,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就是其中之一。8月20日,蒋家关村村民刘英奎一早就走在了山间的产业路上,他要去观察林下魔芋的生长情况。由于这段时间魔芋植株的含水量比较大,稍微一碰植株就会受伤,因此刘英奎显得愈发小心翼翼。
“我流转了120亩地来种魔芋,去年我挖的最大的魔芋近20斤。现在种植的多是花魔芋,每年我都会扩大一点魔芋的种植面积,循序渐进,降低魔芋产业的经营风险。”站在魔芋地里,刘英奎指向对面的山沟,那边是他新承包的一片坡地,他准备在那里继续种魔芋。
刘英奎前年种下的20亩魔芋已经卖了6万元左右,他第一年将魔芋种芋种到地里,第二年采收商品魔芋,第三年收魔芋种子。有了地里产出的魔芋种子,他种植魔芋的成本就会下降很多。
产业兴则乡村旺,蒋家关村的魔芋种植面积从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04万亩,村内现有3个县级魔芋园区、1个市级魔芋园区,2017年蒋家关村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除了有种植大户和以魔芋产业为主的乡村外,在安康市还有许多魔芋种植园区,恒宝农业园区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程磊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建起了这个魔芋种植园区。“这里坡地多,夏季的温度不会太高,很适合魔芋生长。”程磊说,园区内主要种的是“安魔128”这个新的魔芋品种,他还试着在园区内种植了一些珠芽魔芋。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程磊显得信心满满:“未来要积极与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对接,进一步扩大魔芋的种植面积,同时让园区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让更多人能看到魔芋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小魔芋成大产业
8月20日,在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魔芋食品加工的流水线上紧张工作着,他们将一袋袋加工好的魔芋即食食品打包装箱。这里的工人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最多时,在这里务工的有60多人。
公司负责人陈军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产品以雪魔芋为主,为了完善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产业链条,公司流转了村中的土地种上了魔芋,这样公司既不会为原材料发愁,村民们也可选择到公司的魔芋种植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目前产品销路以陕西、河南、重庆等省市为主,未来还要研发具有瘦身、减肥效果的功能性食品,让产品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下一步,要重点做大品牌,通过互联网电商等多渠道销售。”陈军说。
从魔芋原材料到食品加工厂,再到末端的销售市场,安康市不断完善魔芋产业的产业链条,让更多人能嵌入产业链中。这条产业链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将魔芋这一农产品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在安康,除了有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这样的本土魔芋加工企业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看到了魔芋产业在安康的发展潜力,选择来安康办厂生产魔芋产品,陕西集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皓就是其中之一。
“安康的地理环境很适合魔芋生长,我们通过商超与流动市场、网上销售的渠道进行销售,下一步计划做一些产品工艺的改进,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出有更高附加值的保健品。”杨皓说。
魔芋应用范围广泛,除了用于食品原料及添加剂之外,还在药品、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林下魔芋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大田魔芋间作套种效率高。魔芋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引起了安康市政府的关注。
“魔芋产业发展到今天,已不是简单的农业产业,它已成为产业链较长、有规模的工业化产业,特别是近年来魔芋产业二产规模产值已接近70亿元,综合产值估算已过百亿元大关,成为实实在在的百亿级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安康市副市长鲁琦说。
目前,安康市魔芋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魔芋年产量和加工能力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企业产值为全市GDP贡献6个百分点。安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魔芋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助力安康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要争取突破林下魔芋100万亩种植规模大关,力争实现魔芋综合产值200亿元。同时,要建成全国魔芋良种繁育、产品加工、电商集散、科技研发4大中心,使安康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魔芋之乡’‘全国魔芋产业第一市’‘世界富硒魔芋之乡’。”鲁琦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