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共振,喀什好东西怎么进上海
上海白领曾菲菲是一个网购达人,最近,她发现自己常去的购物App水果专区里上架了不少新产品,产地都来自新疆。这个发现让她感到欣喜:“以往,电商们会推荐进口水果,什么新西兰苹果、智利樱桃、澳大利亚甜橙,其实咱们新疆的水果也很好,我最近买的新疆小红杏、无核白葡萄都特别好吃……”
新疆水果开始占领上海市场的背后,是援疆干部们多年的耕耘。2020年,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上海市政府驻疆办以“援疆前指、驻疆办+四县分指+一批重点企业”的“1+4+1”模式推进喀什地区消费帮扶工作。全年累计销售喀什地区农副产品6.58亿元。“以上海流通市场渠道为载体,以喀什优质农产品为支点,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沪喀优品’帮扶农产品品牌正在形成。”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斌说。
上海阿胶新疆造
骑着小毛驴的阿凡提,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但很少人知道,小毛驴形象是有来历的,新疆喀什,拥有全国最大的养驴基地。
近期,《新民周刊》记者来到喀什地区泽普县金胡杨药业有限公司,这里已经是一片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区。董事长张建玲告诉记者,10年前,这里是一片戈壁滩,“我们从外面运土到这里,进行土质改造。然后规划设计工厂的厂房、宿舍、驴棚、青贮窖等,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心力”。
张建玲介绍,喀什毛驴吃着天然青草、喝着雪山泉水,生产的阿胶质量上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过去酒好巷子深,没有名气,卖不出去。如何撕开市场的口子,让消费者知道金胡杨的阿胶质量过硬,让企业犯了难。
上海援疆干部得知金胡杨的情况后,主动向张建玲伸出了橄榄枝:“当时援疆干部带着我去上海,一趟又一趟拜访上海的大企业,最终我们靠产品质量敲开了上海神象的大门。”
2016年4月,在上海援疆干部牵线搭桥下,金胡杨药业与上海上药神象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对接,经过对金胡杨药业的全面考察和深入交流,双方确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金胡杨定牌加工“上海神象”阿胶。
“上海神象”阿胶,曾是上海家喻户晓名牌产品,后来由于阿胶“生产北移”“原料西进”,上等驴皮原料越来越少等原因,名牌产品不得不遭遇停产的困境。为了让金胡杨的阿胶产品符合上药药材标准,上药神象工匠将“淡皮、两面光”的南派阿胶工艺精粹带到喀什。利用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及自身毛驴基地的优势,将新鲜驴皮不经任何腌制,直接进行暴晒处理,然后再进入传统的古法炮制加工工艺流程,这样的驴皮熬制出来的阿胶成琥珀色,无异味。
江浙一带居民一直都有秋冬膏方进补的习惯,这让阿胶成为上海市场追捧的消费品。依托“上药神象”品牌和销售网络,金胡杨的阿胶产品被很快带入全国乃至海外消费市场,公司的产能从一年3吨升至一年30吨。
自家阿胶在上海打开了销路,张建玲的想法也更活了。为了保证驴皮的纯正性与可追溯性,2016年,新疆金胡杨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饲草种植和毛驴养殖,实现了原料到产品的全覆盖。金胡杨直接、间接带动农民26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有377户。“我们把毛驴养殖的标准发放给养殖户并保证收购合格的毛驴,每头毛驴的收购价在10000元左右,今年市场行情可能还要再涨,这对于养驴的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8年起,围绕毛驴产业链,公司全力开发新产品,并结合当地优质的核桃、红枣资源,推出自有品牌小零食“核桃阿胶糕”“红枣阿胶糕”等食品,得到了市场的好评。今年,一款美容养颜的新品阿胶粉也即将登陆市场。
挖掘农产品更多价值
今年春节,上海人小唐收到了单位工会发放的扶贫礼包,打开一看,里面是来自新疆喀什的各类干果、零食。原本并没有抱什么期待的小唐随手打开了手剥巴旦木,惊讶地发现里面是一袋袋的小包装,这让她好感倍升。“年轻人胃口不大,小包装更加经济,吃起来也没有负担。喀什的巴旦木实在太好吃了,两天我就把一大袋都吃完了,还在网上又搜索下单了同款。”
小唐赞不绝口的喀什巴旦木,来自浦东企业闽龙达旗下“小峰农业”。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长艳告诉《新民周刊》,巴旦木是莎车县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90多万亩,是世界第二大巴旦木主产区。针对巴旦木资源过剩引发的问题,除了直接生产干果售卖,任长艳引进了较先进的低温物理压榨油技术设备,开展巴旦木油、核桃油深加工技术。同时精加工生产巴旦木牛轧糖、巴旦木营养代餐粉等特色产品。“由于产品品质过硬,去年我们的巴旦木油、核桃油一度卖到断货。”
针对喀什地区水果资源过剩引发的滞销问题,“小峰农业”引进并运用了当时国际上较先进的食品冻干技术,既解决了大量鲜果来不及卖、储存难的问题,又丰富了市场的消费需求,更填补了当地鲜果精深加工空白。
任长艳告诉记者,新疆水果资源得天独厚,桑葚、冬枣、坚果都闻名遐迩。但因为远离内陆核心消费市场,面临销售困难。闽龙达深耕上海市场多年,了解上海消费者的喜好,公司根据健康、养生的理念,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新品,这是迎合市场消费趋势主动进行的产品迭代。 “我们还通过李佳琦、薇娅等明星主播带货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推广,效果不错。”
喀什农产品种类丰富,但如何将喀什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小唐的购买行为背后,就体现了上海援疆干部们的帮扶思路。
喀什地区商务局副局长、上海援疆前指干部钱文杰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消费帮扶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市场化引导让企业能够自主独立进行运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功能,通过政府的引导,比如组织工会购买礼包,让上海市民尝到第一口,一旦尝到了第一口,消费者会自发去购物平台找到这些产品,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让市场化渠道再让他尝第二口的目标”。
“难,就难在第一口。”为此,上海援疆前指积极对接上海市总工会,牵头将喀什地区近百种农副产品列入消费扶贫产品名录,明确了上海市各级工会系统今后在工会慰问品采购、会员普惠的经费使用上要向这些产品倾斜。2020年7月,新疆喀什地区农副产品进驻上海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申工社扶贫商城平台,个人直购、单位订购全部实现线上办理。仅“申工社”一家平台全年完成5000万元消费扶贫产品销售额,列上海对口支援各省市首位。
第二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上,来自新疆喀什巴楚、叶城、泽普、莎车等上海对口帮扶四县的11家品牌被授予“沪喀优品消费帮扶专区专柜入选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覆盖,助推喀什农产品热销申城。“这些品牌全部是由上海商户们根据品牌的综合实力,好中选优选出来的,我们相信,这也是这些品牌未来走市场化的一条必经之路。”钱文杰说。
帮喀什好东西打造品牌
对口帮扶一开始以政府主导入手无疑是必然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政府主导如果缺少市场思维,则难以持续发展。上海援疆干部在和企业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强调要从倾向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需求为中心转变,用品牌理念来定位自己的产品,选择符合自己的市场化渠道。只有坚持走商品化和市场化之路,喀什的农产品才能形成可持续的自我造血机制。
巴楚留香瓜品牌打造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巴楚留香瓜,当地人称“库克拜热”瓜,最大的特点是瓜瓤碧绿,皮薄肉多,如翠玉般温润香脆甘甜,含糖量在12%以上。
为了让“库克拜热”瓜更易被人记住,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把“巴楚”地名与瓜品特性相融合,借传奇人物“楚留香”的知名度,为“库克拜热”瓜取了一个新名字----“巴楚留香瓜”。通过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天猫、每日优鲜等多家商超合作,“巴楚留香瓜”品牌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曝光,一时间出现了“一瓜难求”的火爆场面。
“巴楚留香瓜”的火爆背后,援疆干部们发现,由于农民种植、收储等技术落后,瓜品商品率和标准化程度低,加之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的奇缺,严重制约了甜瓜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拓展。市场倒逼之下,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从种植、分挑、冷链仓储物流、品牌营销、农业保险等各环节入手,通过对援疆项目的科学化、系统化的谋篇布局,使得“巴楚留香瓜”种植销售开始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020年,借力大型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的热播,巴楚县重点推出了巴楚留香瓜、巴尔楚克羊肉、蘑菇、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直接带动巴楚县农产品全网热搜,罗布麻茶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 3 倍,巴楚留香瓜销售额超 6000 吨,均创历史新高。
这里的农户过去对产品标准化、市场化没有任何概念,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关注市场的需求。据悉,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品质体验,今年“巴楚留香瓜”产业从“品控、品牌、价格”三个维度入手,启用“巴楚留香瓜”生态原产地标志,所有由农产品分级分拨出库的留香瓜产品,都有统一包装和标识,确保巴楚留香瓜在市场的可信度。“我们相信今年巴楚留香瓜,来到我们上海市民的餐桌上的时候,有很好的辨识度,也有很好的口碑。”
上海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消费市场对于农产品标准化要求高,农产品竞争激烈。上海对口帮扶以来,强调生态农业理念,注重提升喀什农产品产业能力。当前喀什已建成近600万亩林果基地、存栏肉羊700万只、1亿羽(只)家禽基地,12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亩特色种植和650万亩棉花基地,极大丰富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
“下一步,我们希望投上海消费者所好,主推喀什的鲜果。这对冷链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夏季是喀什的旅游旺季,沪喀两地的航班有所增加,我们打算把这些航班的舱位利用起来,尝试运输鲜果。”上海援疆前指相关负责人向《新民周刊》介绍。喀什的新鲜水果将在今年盒马818鲜果节集中和消费者见面,未来,来自喀什的馕和馍等产品也将陆续上架盒马。(记者 周洁)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