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兴安盟:“两米两牛”引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1-08-02

 

  盛夏,在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水稻科研基地,上万份试验品种水稻整齐排列茁壮成长,它们将在同等生长条件下经过选育,培育出适合本土的水稻品种。

  “我们今年开展了一系列错期播种、不同基质土孕育等实验项目,目的就是让兴安盟水稻产业提质增效,为‘兴安盟大米’品牌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郑红霞介绍说,经过这几年在几个旗县试种,已经摸索出高产高质水稻种植模式和水稻品种,明年将在兴安盟大面积推广,有望实现兴安盟水稻亩产增收100公斤的目标。

  “经过几年培育,‘兴安盟大米’品牌越叫越响。2018年以来,兴安盟先后被授予‘内蒙古优质稻米之乡’‘中国草原生态稻米之都’‘2018十大好吃米饭’。”兴安盟农牧业局局长邱枫说。近年来,以“兴安盟大米”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全盟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打造百亿元富民产业,预计今年大米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将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百万亩规模、百亿元产值的“双百”目标,大米产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兴安盟持续推进大米品牌、玉米精深加工、肉牛全产业链体系及全国高端奶业生产基地建设,以米产业“双百双千”工程,牛产业“双百千亿”工程为抓手,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实现大米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肉牛、奶牛养殖总规模超过200万头;力争用5-10年时间,实现玉米、肉牛、奶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为目标,在生产环节稳定供应链,在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在服务环节保障要素链,在输出环节拓宽销售链,全力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使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

  “我们要借助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落户的契机,培育兴安盟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争取成为耐盐碱水稻种种源基地。”兴安盟科技局局长赵青松说,“未来兴安盟不仅要给大家提供最好吃的大米,更要为大家提供最优的水稻种子。”

  兴安盟发展战略中的“两袋米”,一袋指的是大米,另一袋就是玉米。兴安盟玉米种植面积1035万亩,产量500万吨,玉米秸秆收集量560万吨以上。到祖祖辈辈耕种的玉米地里去掘金,是近年来兴安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布局,也是新亮点。

  眼下,内蒙古蒙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建,华西新希望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沈阳动力集团120万吨玉米制淀粉糖项目稳步推进,全国聚乳酸产业联盟中国聚乳酸产业北方基地落户兴安,一个国家级玉米精深加工创新产业基地正在兴安大地崛起。

  “两袋米”在成为兴安盟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同时,“两头牛”也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眼下,科右中旗百吉纳工业循环经济园区西日道卜产业园内,山东华阳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与此同时,在与它相邻的突泉县,绿丰泉5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也即将投产。伊利集团在兴安盟布局的奶牛养殖牧场、乳品加工厂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建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仅一期包含6座万头规模牧场的项目达产后,将为兴安盟新增优质奶牛存栏36万头,日均收奶量4000吨,年销售额300亿元以上。

  在品牌的带动下,兴安盟新增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38万亩,全盟绿色、有机大米产品基地达到100万亩,8家大米企业入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稻谷加工转化率达到80%,带动种植户9187户,稻农人均增收1500元。

  走进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兴隆山村村民蒋有志家,膘肥体健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晒太阳。蒋有志望着这些牛美滋滋地说:“去年,我养牛挣了10多万元,今年这些牛还能让我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现在咱过的就是‘牛’日子。”

  “人均一头牛,吃穿不用愁;人均两头牛,买车又住楼;人均三头牛,小康富流油。”在兴安盟牵着“牛鼻子”,过上“牛”日子的不止蒋有志一家。截至目前,兴安盟共有3.4万户农民养殖肉牛,2020年全盟肉牛存栏97.27万头、奶牛存栏6.99万头。预计到年底,“两牛”产业综合产值将达330亿元,带动养殖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挽起裤脚、赤脚在稻田中追逐嬉戏,不时有人摔倒在稻田里,引来阵阵欢声笑语。每年插秧时节,扎赉特旗、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科右前旗等地都相继开展稻田鱼趣、插秧比赛等趣味活动,让城里人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创新发展田园旅游新业态。

  “春稻插秧、夏观稻田画、秋收幸福米”。眼下,兴安盟已涌现出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乌兰浩特市满都拉敖包山稻田公园、科右中旗哈日道卜稻田公园等一批兼具旅游功能的农牧业示范园区,使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在兴安大地风生水起,稻米全产业链综合效益不断提升。(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