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定远按下和美乡村建设“加速键”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祁海群 顾亦飞 卓文亮 通讯员 王文 杨超 更新时间:2024-12-18

【编者按】近年来,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其中,积极探索以有限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本地可持续性发展以“北拂晓、南二龙”为典型代表的和美乡村建设的“定远路径”尤其值得关注。本报特推出“和美乡村看定远”系列报道,以展示定远县在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路、新成效、新经验。

 

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定远县,面积3002平方公里,人口97.5万,辖22个乡镇。近年来,该县学习借鉴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经验,不断创新思路,通过和美乡村“以点带面”示范效应,全县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变化,呈现出产业发展、旅游业融合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乡村社会生活提质升级、乡村文化传承与村庄运营等诸多要素并重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该县西卅店镇高潮新村、池河镇岱山社区相继入选省级精品示范村,先后完成109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广大乡村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和美积分赋能乡村处处美

当全省第一台信用积分自助兑换机安装在村里后,刘发平就成了这台机器的“常客”,11月27日这天,她又用400积分兑换了一个小面盆,“平时用它洗洗菜啥的,挺凑手”。

刘发平是定远县拂晓乡庄杨村村民。今年9月中旬,庄杨村村委会通过皖事通App里的“党建引领信用村服务平台”发布了一项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邀请村民自愿参与自家房前屋后、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活动,刘发平在手机上认领了任务,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后,到村部找到管理人员,扫了签到码,800积分“刷”地就到了她的账户上。

拂晓乡组织干事张敏敏是这台信用积分自助兑换机的管理人员,9月份机器安装时,她听说这是“全省首台”,觉得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在机子里放了10种共计70多件商品,包括洗衣液、牙膏、垃圾袋等,都是日用消耗品,村民兑了就能用上”。尽管兑换过程很简单,但张敏敏还是喜欢守在一旁,不厌其烦地教村民怎么操作。在她看来,每一次兑换都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路演,为更多村民提供正向激励。

在挣积分的任务中,很多都是动动手就完成的小事,也有关系到村子建设和发展的大事。去年底,庄杨村打算修一条路,恰好要穿过刘发平和另一位村民邓学英家的菜园,村干部担心他们不肯,打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上门劝说。没想到刚一登门,两家就一口答应下来,菜地很快让了出来,路也很快修了起来。“在乡风文明评议时,村民小组认为这两户村民关心集体、支持村里的建设,给了他们很高的信用积分。”庄杨村党支部书记王永芳说。

在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同样做得很细。

高潮村建立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了遵纪守法、家庭和谐、邻里友善、关心集体、爱护环境、致富带富、热心公益、移风易俗8大类140条积分细则,其中74条正面清单给予加分,66条负面清单给予减分。

而在村里的诚信超市内,数排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日常用品,洗洁精、晾衣架、图书、儿童玩具等商品全都清楚地标注了积分兑换标准,只要满足兑换标准,村民们就可以自主选购。

“刚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这项工作时,很多群众对此不太了解、不理解,为了提高大家的参与度,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发放一封信、悬挂横幅、张贴海报……争取每位常住村民都参与到活动中。很多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我们年轻村干部就一对一、手把手教他们,现在经常有群众来问我,帮忙看看有多少积分啊,能兑换什么商品啊,参与度非常高。”高潮村村委会委员杨兴满说。

“和美积分”的激励引导下,看得见的变化是村容村貌从“一处美”变“处处美”“一时美”变“时时美”,看不见的变化是崇德向善、向上向好的文明乡风正在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村务听证让村民共建共享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福祉,而在整治过程中如何发动村民广泛深入参与,如何在建好“面子”的同时提升“里子”?这道题,用心做对每一细节,就是加分题。

2023年3月,定远县二龙回族乡红卫村嗟虞庄开始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时,成立了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理事会,74岁的林玉先作为村民代表加入了理事会。

第一次开会,乡村两级干部、村理事会成员、在家的村民都参加了,得知要把村庄建得漂亮起来,村民都说好。有人提议说,咱们村口有一个这么大的虞姬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人居环境整治时,能不能把虞姬文化结合起来?村民又都说好。大家又商量,村东头那一大块荒地,种了不少杨树,春天杨絮像雪花一样四处飘,夏天树上往下掉虫子,村人都不愿往那边去,干脆把树砍了,建个大舞台。

每位村民都成了规划师,围绕着村庄建设的每一个建议都得到充分尊重,嗟虞庄的未来,就在村民们的集思广益中成了型。

很快,大家的想法都实现了:村庄入口处建起了“望虞亭”,西边正对着虞姬墓;旁边新建了村情村史馆,采用的是汉代建筑风格;村民房屋外墙,画上了容颜倾城、才艺并重的虞姬形象……此外还修了路,架了路灯,建起了儿童乐园、公厕、垂钓中心,曾经脏乱破旧的村庄完全变了个样。

最热闹的还是村里的大舞台,光是今年就办了3场演出。4月底,林玉先发动村理事会动员村民凑钱请戏班子来演出,张家凑50元、李家凑100元,原打算只唱7天,结果凑到的钱够唱半个月,于是就真地唱了半个月,“每天来看戏的人好多,下午有千把人,晚上人更多,足足有两千人,周围张桥、胜利、离这有20多里地的仓镇的人,都过来看戏。”林玉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兴奋不已,“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嗟虞庄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村民的喜悦,二龙回族乡党委副书记郭小玲感同身受,她觉得“村务听证”制度最大程度地尊重了村民的诉求,“大事小事都尊重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结果自然就会符合他们的意愿。”

人居环境整治这道题,用心做,就一点也不难。

拂晓乡庄杨村谢集组在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过程中,不仅召集村民代表、五老人员一起开会协商,还将每次的会议内容编发到“共建美丽谢集”群里,让在村村民、在外地的本村人都参与进来,纷纷献计献策。

谢集组包组干部朱俊红回忆说:“村里当时想把一条泥巴路改造成水泥路,我们把倡议村民集资修路的消息发到了群里,万万没想到,短短一周就收到了39000元的捐款。”

消息发出去当晚就收到了第一笔捐款,捐款人陈银培,是在外地创业的谢集人,他在群里转了500块钱,附言“共建美丽家园,我出一份力”。

“自陈银培以后,大家好像都要攀比,你捐了,我也要捐,嫁到外地的谢集女儿也捐,户口迁到县城、合肥的人也捐。村民谢而兵56岁了,和妻子身体都有残疾,小儿媳还患病,他两个儿子各捐了500元,谢而兵还坚决要捐500元,说要是不收就跟我翻脸——这钱虽然最后还是退还给了他,但这事一直让我感动。”朱俊红回忆说。

这39000元捐款,每一笔是多少、捐款人是谁,都写在了公示牌上,树在了谢集乡贤馆门前的广场边,成了谢集人淳朴向善民风的最生动写照。

定远县自2020年开始持续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以来,通过建立全县“五看五比”打擂台机制,充分调动乡镇创建热度和创建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154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任务。在“村务听证”制度深化下,以二龙回族乡中汤、谭巷,拂晓乡谢集、丁许,炉桥镇河头等为代表的“头雁”,正通过全县范围内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形成你争我进、“群雁”齐飞之势,人居环境示范点创建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资本运营助力乡村和美

我省自启动实施“千万工程”以来,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已建、在建精品示范村411个、省级中心村9083个,其中不少乡村提前按下“快速键”,借助乡村产业、乡村运营、社会资本的赋能,实现了乡村建设向乡村运营的跨越。

位于定远县西北部的能仁乡依山傍水,所辖农科中心村山清水秀,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名气,不仅来自于“颜值”,更来自于“实力”。

农科村和美乡村示范点面积约9.8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1000人。随着示范点的逐步建成,大幅提升了周边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广才说,农科村在方圆几十公里内“出圈”后,村两委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投资运营主体,流转村民古宅,已建成“能仁汇客厅”“能人馆”“乡情村史馆”,颇具历史人文情怀的精品民宿也在谋划中。

和美乡村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能仁乡抢抓机遇,奋力振翅,飞在了前头。

近两年,能仁乡坚持学浙江见行动,以“千万工程”为标杆,立足现有山场资源禀赋,积极与安吉县黄杜村开展白茶种植合作,实现从无到有的创新性转变,目前种植白茶面积1500余亩,预计2025年达6000亩以上,年产值实现亩均6000元以上。

安吉白茶引进能仁并试种成功后,能仁乡因地制宜将发展白茶种植作为本地特色产业加以扶持,出台《能仁乡白茶产业发展暨规模化种植实施方案》,采用“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种植模式,充分调动村集体、企业、大户和群众发展白茶种植的积极性,让能仁的荒山茶香四溢。

能仁乡依托特色农产品,做强“一村一品”项目品牌,持续擦亮“能仁粉丝”“能仁黄牛肉”等金字招牌;投资234万元建成凉亭农产品加工车间,积极与安徽省农科院对接,在育品提质上聚力破题,目前已研发升级山芋、粉丝等系列新品4个。能仁特色农产品被纳入“定有良材”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在南京推介会、“520”安徽文旅携手游滁州、皖北旅游嘉年华等活动中“抱团出圈”。在“能人馆”,好几个当地有名的“网红新农人”被重点展现,他们通过电商渠道,帮助村民销售粉丝等家乡特产,取得耀眼成绩。

产业振兴在定远大地上正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

该县七里塘乡韩圩村创建“光明‘圩’来”党建品牌,围绕光明乳业项目和光明小区建设,依托七里塘乡大咖国际水果深加工基地辐射效应形成草莓种植产业群,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脱贫户)”的模式发展肉鸡养殖产业,通过产业兴旺统筹色生态发展,探索乡村治理有效途径。

在定远县炉桥镇河头村,一场打造和美乡村升级版的试验同样按下了“快速键”。

“河头村于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来,一直围绕着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今年1月开始,我们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开始了二次提升。”河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郑金园说。

河头村的二次提升,可以说是将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社会资本以及乡村运营紧密融合的一次大胆探索——村里成立了河头文旅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中心村402户村民全都入股,共同集资,开发“河头 水乡”文旅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分三期建设,规划为滨河景观带、农业休闲区、主题游乐区、民居体验区、研学教育区、野外休憩区,旨在挖掘整合河头村丰富的水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将河头村打造成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水上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乡村庄。

“一期已经完工,建了河头简餐厅、乡宿、桃花岛景区、游船码头、村史馆、大草坪露营打卡点,并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7月份人气最旺时每天客流量超过千人……接下来二期三期还将建设辣乌岛、民宿集群、研学基地,这一部分的建设,我们准备全部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目前已达成投资意向资金300万元左右。”郑金园说。

美丽乡村如何成为美好生活的载体?发生在农科村、河头村的诸多探索,正在提供一条现实路径——以精细化、品牌化、系统化的方式,对乡村精雕细刻,从而让乡村更美、更富、更有活力。

“近年来,定远县深入践行浙江全域旅游经验,深度挖掘本土自然资源、农特产品等优势禀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运营,有条件发展农文旅产业。”定远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潇潇说,“定远县将持之以恒推进人居环境示范点创建工作,形成‘示范点—中心村—精品村’的良性发展机制,加快推进村村和美、全域升级。”

“面子”到“里子”,从“颜值”到“实力”,定远和美乡村建设正在实现新一轮跨越。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