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特产”走上“洋餐桌” 政策精准发力看点足
一颗蓝莓,从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田间地头,到东南亚消费者的餐桌,需要多久?答案是5天。
在这看似短暂的旅程背后,却浓缩了中国农产品在种植端、供应链端、物流端以及销售端的全链路协作。11月份,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出口如何提升价值?跨境电商如何助力?出口之路有哪些挑战?应如何应对?
品牌助力提升产品价值
在刚结束的新加坡马拉松上,来自中国果业龙头企业鑫荣懋集团旗下品牌“佳沃”,作为新加坡马拉松官方唯一指定水果品牌出现在赛场上。而在赛场外,佳沃蓝莓早已成为东南亚最受欢迎的蓝莓品牌之一,过去两年出口销售过亿元,依靠公司端对端的冷链模式,最快5天即可从国内以新鲜脆甜的状态抵达东南亚消费者的餐桌。
据悉,不光是新加坡马拉松,鑫荣懋集团近年来陆续参加了智利车厘子峰会、南美蓝莓大会等国际性大会。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赵芳华告诉记者,鑫荣懋集团通过与国际行业专家对话、国际舞台品牌宣传等,不断拓展品牌出海之路。
前不久举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多位与会嘉宾和专家认为,强化品牌管理,做好营销服务,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很多地方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关键。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10月山东省出台《关于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十项措施》,明确提出要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加快农业品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金乡大蒜、烟台苹果、日照绿茶、滕州马铃薯等产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试点设置品牌产品展销厅,综合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跨境直播等工具为品牌农产品“走出去”集中宣传推介。
广东省近年来也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在菠萝、罗非鱼等传统出口农产品的包装和品牌故事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同时大力开发预制菜产品,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预制菜出口金额达317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跨境电商助力效率提升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的贸易模式往往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供应链管理等问题,而通过跨境电商,企业可以直接与海外客户对接,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提升交易效率。
国内某头部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零散的小农户很难去推动与其他进口国之间的谈判,也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去对农产品跨境流通进行全流程管理和成本管控。跨境电商平台相对来说,更有利于去推动农产品出口流程的简化,帮助国内的农产区扩大市场,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直连国际市场,直接面向国际消费者,打破传统贸易壁垒。
在流通环节,依托跨境电商的农产品出口,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交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然这个过程中的设施和技术投入非常大,同时需要更加精细化地布局海外前置仓。”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对于中国农业来说,实现规模化的农产品出口,需要精准的物流管控体系和强势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去支撑,这方面互联网平台显然也有着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同时,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农户更好地理解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转化率。这样也能倒逼中国农业的高质量供给。
农产品跨境出口的挑战
虽然农产品在利用跨境电商出海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案例,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国内农产品的跨境电商主要集中于B2B,并未直抵消费者,各大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对于上架农产品仍存谨慎态度。综合而言,主要面临以下几大挑战。
一是结构性挑战。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绝对的机械化和规模化。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2639.0亿美元,其中出口826.6亿美元,进口1812.4亿美元,贸易逆差达985.8亿美元,也就是说自己还要靠进口。
此外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不仅没有办法形成规模优势,未来可能在价格上也没有压倒性优势。而农产品出海,还需要考量巨大的成本消耗,包括长途跋涉的自然损耗,海运物流的附加成本,跨境二次、三次仓储,装配、配送成本,包装成本等,如果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供应链体系,且农产品种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会导致出口乏力,成本与收益无法支持。
第二个挑战是不同国家对农产品进口政策不同,且相对收紧,其中质量安全问题是主要的障碍。特别是跨境电商平台覆盖用户比较集中的国家,在农产品进口方面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例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次通过进口禁令、市场准入、卫生认证等贸易措施,限制存在农残超标、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农产品进口。
而要解决准入门槛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供应体系的支撑,不仅仅是种植端的育种、农药化肥使用等方面有要求,在采摘、加工等环节也必须加强控制,并进行检测和检验以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三是跨境冷链物流体系方面的挑战。农产品特别是易腐品需要在短时间内送达目的地以保证新鲜度和品质。因此,跨境农产品运输对冷链运输、预冷装置、低温分拣和冷藏仓储等,都有较高标准。此外,快递物流业务流程的优化同样重要,需要通过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和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来提升整体物流效率。除此之外,用何种包装,选择何种运输保险,如何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如何打造联运或专线物流通道,如何精准把控运输时间和环境,如何去提高末端的物流配送能力,同时掌握好成本的管控,都是非常现实的挑战。
政策助推
农产品“走出去”
可以看到,一系列有利于农产品扬帆出海的政策措施正陆续出台落实。12月5日海关总署举行媒体吹风会,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林少滨表示,为确保《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地,海关总署推出了16条便利措施,“海关大力支持扩大特色农食产品出口,将加大对外磋商和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同时在设施建设、卫生控制、原料验收、自检自控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有意向的企业勇闯国际市场”。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首席专家张明杰认为,可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应对当前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可借鉴荷兰经验,通过科技引领和制度创新占据高端市场,特别是在种业发展上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拍卖制度稳定市场价格。也可以学习新西兰聚焦单品整合资源的战略,如通过政府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增强品牌影响力。”张明杰还表示,可以参考日本做法,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并构建海外平台,以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农产品出口。
上述头部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考虑在具体环节上给予一些政策帮扶。比如对于因技术壁垒等突发事件给无辜企业造成的损失,建立一套完善的救助机制;在海关设立鲜活易腐农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外谈判交涉的力度,积极建立与进口国的双边或多边磋商机制,努力取消部分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不合理贸易壁垒;出台一些优惠补贴政策去支持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降低创业成本;同时可以在航运上给予一定帮扶,提升跨境航运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航运成本。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