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让十堰“好水”叫响全国

来源:十堰日报 作者:武当智库堰水进京课题组 更新时间:2024-12-12

d85ff147bf4876bab433bd5745820360.jpg

丹江口水库入选首批“中国好水”。记者 刘昆 摄

 

【编者按】十堰饮料产业自带武当文化符号,丹江口水库是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十堰是“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十堰,做大做强饮料产业(无醇饮料),还有哪些瓶颈亟待突破?本期,武当智库联合市委党校、市社科联、驻市高校、行业专家建言献策,以期广聚各方智慧,推动十堰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未来是“一片蓝海”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速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23年中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75亿吨,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饮料生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  

优质的水,是十堰最大的资源禀赋、最独特的生态特征。

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98%的监测指标达到Ⅰ类水标准,可以“直饮”。全市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00余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堰境内天然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锶、硒。优越的自然禀赋,为十堰饮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十堰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用好水资源、做大水文章。一大批饮料企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扎根十堰21年,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已在丹江口建成3个工厂,瓶装水日产能达1600万瓶;畅销全国的老字号品牌“北冰洋”汽水,全国第四个生产基地于2023年在丹江口开建,投产后年产能达30万吨;华彬集团在竹溪开发 VOSS高端矿泉水,竹溪成为挪威 VOSS矿泉水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基地;12月初,华润怡宝天然饮用水丹江口生产基地开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00万吨饮用水和饮料,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5家规模以上饮料企业,前10月总产值达50亿元。十堰生产的包装饮用水和饮料在京津冀地区销售额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同比实现翻番。

 

76c6debb391c4e29dd31d26a8e6877bb.png 

十堰本土企业生产的“武当山水”系列产品。

调研中,尽管多数饮料企业负责人认为,十堰饮料产业正处于弯道超车、爆发式增长阶段。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相较于国内行业巨头,我市本土饮料企业“块头”依然偏小、知名度不够高。

1127日,我市在深圳举办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旅游链对接大会水产业对接活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张金泽在会上介绍,今年19月,全行业饮料产量1.5亿吨,营业收入超过4100亿元。

这意味着,当前十堰饮料产业产值,仅为全国总量的1%左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来,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往北方调水超680亿立方米,折合年均调水68亿吨。而2023年十堰饮料企业总产能才594.62万吨,不及年调水总量的千分之一。

“占比少,说明我们发展潜力大、空间大。”应用经济学硕士、汉江师范学院教师黄晓茹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省委、省政府赋予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并大力支持十堰发展水产业;市委、市政府正深入推进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三年行动。此外,十堰饮料产业拥有地方文化‘加持’的独特优势。以上因素叠加,为十堰饮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十堰饮料产业的未来是‘一片蓝海’。”

擦亮品牌是“必由之路”

在户外活动等场景,瓶装水等饮料是人体补充水分的重要途径。饮料消费已成为当下快消品行业里的主力军。然而,尽管饮料行业“钱”景美好,仍有不少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

饮料产业的发展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中国产业咨询上市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饮料制造行业企业有5964家,其中1422家处于亏损状态。

“消费者看到琳琅满目的货柜,基本上要在1秒钟之内作出选择。”湖北堰水进京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杨说,此时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品牌印象。

据了解,我省水饮料市场年均消费额达800多亿元,但几乎都被外地品牌所垄断。近两年,我市全面发力饮料产业,“武当山水”“富锶山泉”“武当山泉”“丹江贡水”“十星红茶醋”等十堰本地品牌饮料加速“出圈”。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为了叫响“堰水”品牌,去年我市全面启动“扩大十堰包装饮用水和饮料销售进京津冀地区”工作,由市产业投资集团联合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阳区等6个县市区共同组建湖北堰水进京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借助十堰驻外商会平台和京堰对口协作优势,先后组织召开“堰水”进商超、进酒店对接会,举办“堰水进京”产品推介会、十堰市绿色食品饮料品鉴(对接)会等数10场展销活动。

“堰水”不光要进京,还要“南下”。1127日,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旅游链对接大会在深圳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湾区的300余名知名企业及商协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堰水进京供应链集团携“堰水”系列水经济产品及名优农产品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虽然十堰生产的饮料总产量已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但本地品牌的饮用水宣传推广渠道较为单一,在全国的知名度仍然不高。”湖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专任教师于鹏飞认为,当前社交媒体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达人”的号召力日渐增强。推动营销模式数字化、网络化,是“擦亮”十堰饮料产业品牌的必经之路。

“品牌的诞生,往往源于对市场空白的敏锐洞察。”富锶山泉董事长秦梽尊认为,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饮料企业只有适应变化、勇于创新、坚守品质,才能在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经典品牌。

据统计,目前在十堰注册的水饮料产品商标有“武当山水”“武当山泉”“武当山泉水”“南水北调”“南水北调源头”“中线水源地”“京井”等。

“小而散”的局面,拉高了营销成本,不利于本地饮料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势在必行。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5月,为进一步强化品牌示范引领作用,该局面向社会重金征集十堰市包装饮用水和饮料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名称及形象LOGO

“目前,此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区域公用品牌明确后,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饮料产业发展部署要求,完善从标牌到品牌、名牌、王牌的梯次培育机制,让全国人民都能喝上“十堰好水”。

降低成本是“成败关键”

企业的成本包括原料成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分销成本等。饮料产业原料成本较低,但同时分销成本、运输成本较高。

以常见的瓶装饮用水为例,多位零售店主表示,销售3/瓶、2/瓶、1/瓶的水饮料,分别可以赚约1元、0.7元、0.3元。“现在饮料品种非常多,我们肯定愿意卖销量大、利润高的。”

“同类别的饮料,每瓶一两毛钱的差价,足以决定饮料企业的生死存亡。”湖北堰水进京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梦强认为,现在饮料企业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在原料成本、生产成本相对固定,分销成本很难降低的情况下,饮料企业只有努力降低包装成本、运输成本,才能创造更多利润,激发代理商和零售商的积极性,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饮料的包装成本包括瓶坯、瓶标、瓶盖。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我市生产的饮料,包装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沿海地区。多位饮料企业负责人认为,要想分享这块“蛋糕”,应该招引具有雄厚设计、加工实力的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落户十堰,打造食品饮料全产业链,加快形成集生产、包装、印刷等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集群。

“与包装成本相比,物流成本更为关键。”从业30多年的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东君介绍,水饮料行业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15%20%

包装水运输成本根据运输距离和车辆费用等因素而定。经测算,我市生产的包装水运往京津冀地区,每瓶水运价走铁路不到0.2元,走公路根据运量不同约为0.3-0.5元。尤其是铁路运输,运量越大成本反而越低。

近两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料产业品牌培育和营销,并成立堰水进京工作专班,全力帮助饮料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今年以来,我市发布“堰水”进京交通物流工作方案,优化“堰水”运输结构,推进“公转铁”运输模式。

“在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93日、1018日,我市两次通过‘堰水进京’铁路物流专列将‘堰水’送达京津冀地区。”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光锐介绍说,“一吨水原来从十堰生产厂家至北京的公路物流费用(含两端短驳)约290元,通过‘公转铁’模式,目前铁路物流运价下降了36%,较公路运输成本降低49%,为今后铁路物流专列的常态化运行开了好头。”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和智能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也能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在动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特色是“主攻方向”

饮料行业“风起云涌”。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料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解渴,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口感和体验。整体来看,高端饮料市场日益扩大,而低价饮料市场则逐渐萎缩。特别是近些年,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重视,让企业不得不对产品线进行优化调整。

2024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展望》内容显示,茶饮料超越碳酸饮料成为除包装饮用水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饮料品类,占比达到21%。其中,无糖碳酸饮料、无糖茶饮料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刺激、风味、功能等多重需求,成为近几年市场消费的热点。

“除了饮料的品质外,还应赋予文化、功能、情感、价值感、社会交往等标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胡杨认为,关键还要靠企业界与政府同下决心、同心协力。

深山的“水”,叫得响才能换得“金”。作为我市率先深度开发十堰有机绿茶资源,并将“十星”文化内涵和企业品牌诠释相结合的人,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航颇有心得。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完善技改、创新、人才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头部饮料企业在十堰落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强化配套补链强链延链举措,加快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把产业弱项短板补齐、亮点特色擦亮。

调研中,行业主管部门、饮料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十堰的饮料行业拥有无可比拟的四个“先天优势”:

一是十堰位于中国版图的“鸡心”位置,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通达全国主流消费市场平均物流距离较近,同时“中华水井”的美誉自带光环;二是十堰天然水高锶、富硒,是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是难得的高端饮料水源区;三是十堰素有“绿色生物宝库”之称,林果、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为发展饮料产业奠定了雄厚基础;四是十堰文化底蕴深厚,武当文化、沧浪文化、诗经文化、汽车工业文化享誉中外,为十堰饮料产业打开年轻高知群体和国际市场创造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守好“北方水井”,也要让“守井人”过上好生活。10年来,我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抢占水经济发展新赛道,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目前,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正深入落实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加快构建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生产体系、加工体系和市场体系,向着“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1000亿元”目标迈进……

策划:雷勇 马会骏 兰瑞文 统筹:李寅 高敏 撰稿:纪枫波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