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林果业:量质齐升由特转强
二师三十六团一连职工在进行红枣装箱(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王云鹏 摄
在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域坤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内,工人在摘苹果(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石继良 摄
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原生动力,一批批绿色果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特色林果业是兵团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兵团聚焦推动特色林果业“好中向优”,把提质增效、做强品牌、拓宽销路放在产业发展首要位置,持续调优林果业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产业效益持续增长,助农增收作用不断放大,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引领、区域特色鲜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林果产业之路。
科学种植 “滋味”更香甜
种了十几年的枣树要挖掉,任谁都舍不得。可连续两年,三师四十六团一连职工梁超飞带头挖掉了自家地里共900多棵正值盛果期的枣树。
梁超飞告诉记者:“砍树是为了解决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等问题。你看,道路边的枣树,因为通风、光照好,挂果就很均匀茂盛。但与之相比,园子深处的枣树挂果率就差了很多。”
地处北纬38度,四十六团光热资源丰富,红枣皮薄、肉厚、核小、香甜,成为枣中上品。在四十六团的5万余亩耕地中,3.38万亩耕地种的都是灰枣,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兵团红”灰枣品牌。
去年以来,四十六团引导种植户实施红枣提质增效工程,对枣园疏密提干、增施有机肥,将原先2.5米和3米的行距提升至5米或6米,解决枣树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等问题。
好果品的核心是什么?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果品种植位于产业“上游”,提质增效仍是重中之重。
近5年,随着兵团特色林果业结构优化调整,兵团实有果园面积小幅调减,而水果产量明显增长,占自治区果品总产的三分之一以上,且果品商品率持续提升,实现了产量、质量双提升。
基于林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兵团持续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建设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林果产业带,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单果重量、商品果比例不断提高,各类优质果品畅销疆内外,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种植户稳定增收。
林果丰收,果农增收。二师三〇团园一连职工唐美林也尝到了科技种果的甜头。“林果专家田间地头讲解示范,帮我们解决难题。通过技术培训,我学到了科学管理果园的方法。我的香梨品质更好了,价格也更高了。”今年9月,唐美林种植的20亩香梨树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吨。
精深加工 “链”出幸福路
当红枣与咖啡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独特风味呢?今年6月,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兵团展区十四师昆玉市投资合作形象展区内,香气四溢、风味绝伦的红枣咖啡,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我们将昆玉市的特色红枣与咖啡豆巧妙结合,想要打破人们对红枣单调、灰扑扑的既往印象。”中京运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崔宏泰介绍,“品尝红枣咖啡时,带有浓郁莓果香气的泡沫在口中破裂,如同清风拂面。”
除了红枣咖啡,展台上还有红枣普洱茶饮、枣参口溶膜、枣肉苁蓉、枣酸枣仁、枣雪菊、枣甘草等20余种红枣制品,令人眼前一亮。
十四师昆玉市有着“玉枣之都”的美称,这里充足的光热、沙化的土壤和来自昆仑山的冰川雪水,造就了“和田玉枣”的优良品质与独特风味。如何在激烈的红枣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十四师昆玉市在精深加工端发力,逐步构建“吃干榨净”林果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新疆昆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魁星表示,他们与中京运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枣+”模式,研发了红枣深加工系列产品,与各类饮品原料相结合,形成高品质红枣系列产品,旨在拓宽红枣的“朋友圈”,开拓新市场。此次展会上,他们与1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预计金额达2300万元。
11月15日,走进位于五师双河市的新疆双桥果蔬有限公司,鼻尖霎时萦绕着葡萄的清香。在干净无菌的果汁生产厂房内,一颗颗葡萄随着生产线传送带变身成香甜浓郁的葡萄果汁。
这是五师双河市持续完善、延伸林果产业链,大力培育精深加工企业的一个实例。新疆双桥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光介绍:“我们看中了五师双河市鲜果的绝佳品质,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工厂’运营模式,以NFC(非浓缩还原汁)葡萄汁等果蔬汁深加工为主。公司可日加工鲜果近300吨,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葡萄产业是五师双河市的品质果业、品牌果业、幸福果业。不仅深耕葡萄树种植,近年,五师双河市还着力打造“葡萄+”多元特色产业,围绕“高产能、高效益、名特优”的发展目标,持续拓展产业链,不断开辟职工群众增收的新途径。
擦亮品牌 优果卖优价
“苹果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今年我们合作社的苹果还没下树,就被客商预订了。”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域坤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域坤合作社”)理事长朱桂祥说。
在种植环节中,域坤合作社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教授绿色种植新技术,实现了苹果树种植全流程安全、绿色、健康、数据可视化。与此同时,域坤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种植结构,打造王林苹果核心品牌。
“六团种植的王林苹果多汁、脆甜、皮薄、无酸,且果皮呈浅绿色,在以红色为主的苹果市场上形成了差异化特色。”一师六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李宏程介绍,王林苹果树因为每棵树产值超万元,被果农笑称为“万元树”。
“今年,六团1200多亩王林苹果树预计产量4500吨,产值3500万元。”李宏程说。
提到吊干杏,无人不知晓一师四团。四团十一连吊干杏种植户佘勇经营着120亩杏园。从以前的愁销路到现在的供不应求,他深切感受到了品牌建设带来的红利。
四团被称为“南疆吊干杏之乡”和“优质吊干杏产业基地”。经过20余年的努力,吊干杏已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统一销售、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流通、统一服务。目前,四团吊干杏种植面积达5.9万亩。
“品牌建设是一场马拉松,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艳表示,新疆、兵团的瓜果闻名遐迩。几乎人人都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人人夸”这类顺口溜。但当地大企业、大品牌却不够响亮。兵团林果产业正处在从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在现代化营销、产品包装、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亟待提升。
王艳表示,兵团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速推动林果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消费者所需,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品牌运营能力,为林果产品带来更加强大、稳定和持久的消费“流量”,让质优味美的兵团味道香飘四方。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