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筑牢质量“安全线” 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内蒙古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探寻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李昊 更新时间:2024-10-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内蒙古各级农牧部门积极履行监管责任,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墙”,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内蒙古通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已将全区2万多家生产主体纳入平台管理,推动801个苏木乡镇网格化管理达标,1.3万余名监管员、协管员开展巡查检查3.6万次,排查风险隐患472个。到今年年底,内蒙古将实现苏木乡镇网格化管理对标达标率100%,牢牢守住农畜产品“最初一公里”质量安全底线,推动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发展,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拧紧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阀”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室,各种检测设备摆放整齐,工作人员正在对样本产品进行检测。“我们时刻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除了在辖区内建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监管名录,还加强移动巡检工作,督导生产主体标准化生产农畜产品,加大上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该中心负责人徐海峰介绍。

2017年开始,鄂尔多斯投入500多万元为全市51个乡镇配备了监管检测设备,建成标准化速测室51个,安排近千万元打造了51个农畜产品监管样板区,并每年为1400多名村级协管员发放补贴近300万元,为质量监管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对生产主体进行农畜产品样本采集外,监管员和协管员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使用自治区大数据平台开展巡查检查。通过摸清生产主体名录,将新建和遗漏的生产主体录入大数据平台进行备案管理,注销不再从事生产活动的生产主体。同时,保证服务走在监管前,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等形式向生产主体普及农兽药残留知识,并为有需求的生产者提供产品上市前的检测服务,指导其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021年以来,达拉特旗累计推动33家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广1+N+M”模式,建立健全区、市、县、乡四级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县级检测机构区位优势和乡镇速测室“前哨站”作用,全区农牧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已达104个,市、县两级69个检测机构已通过“双认证”,建设乡镇速测室365个,每年开展速测筛查50余万批次,及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开展农畜产品监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内蒙古农牧厅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徐建华坦言,从近年的检测结果看,全区农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均稳定在98%以上,因农兽药残留超标导致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明显减少。

推动网格化管理织密质量“安全网”

锡林郭勒盟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全盟共设立监管员168名、协管员898名,每年举办盟级监管员、协管员培训班1期,安排业务人员对自治区大数据平台操作、手持巡查设备和合格证打印机使用等内容进行专门讲解,促进各级巡查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共备案主体2012家,其中畜牧业1361家、种植业648家、水产业3家。按照每年度巡查工作要求对全部主体全覆盖巡查2次,目前已对1720家主体开展2071次巡查,巡查覆盖率已达到85%

包头市创新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五三五”工作法,即五严抓、三紧盯和五到位。由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选派10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技术骨干,以“一人联一域”的形式,包联10个旗县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充分落实“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制度,全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做到全市10个旗县区、47个涉农涉牧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512个网格监管工作全覆盖。

近年来,内蒙古聚焦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工作,打造了呼和浩特市农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先行区、鄂尔多斯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样板区、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区、通辽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杆区4个典型示范区,形成可参考可借鉴的监管工作样本模式,以点带面为落实落细监管重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近年来,内蒙古充分发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作用,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建设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站点191个,开具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15.8万份,打印100.5万张,推进实现监管智能化、抽样随机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农畜产品治理体系。

同时,内蒙古构建监管部门牵头引领、各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持续强化检打联动,常态化开展专项及联合执法检查。今年全区累计移送不合格样品79批次,立案查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5件,切实推动“产出来”和“管出来”无缝对接,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推进市场准入环节查验留存承诺达标合格证,建立不合格产品处置共享机制。通过与公安部门联动与信息互通,近两年移送公安部门查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4起,逐步形成严厉打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打造“品牌力”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中部,海拔较高,夏季短,气候冷凉,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当地空气干燥,风速大,传毒媒介少,马铃薯病害发生率低,商品性好。尤其是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后旗红”马铃薯,更是卖出了苹果的好价格。

内蒙古的农畜产品营养为什么好?闻着为什么香?味道为什么美?内蒙古积极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组织对乳、肉、粮等7大类农畜产品累计开展品质评价2241批次,重点检测营养物质、风味物质等500多个指标,产生检测数据14.7万余个,公布了生鲜乳、羊肉、牛肉、马铃薯4类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品质数据,坚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让社会各界知道内蒙古的产品好在哪里。

内蒙古还强化“三品一标”建设,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品牌的工作方案》,全面落实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基地建设和品牌打造工作要求。同时,重点强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认证,产品认证总数达818个,全国排名第一,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135个。

徐建华表示,如今,内蒙古农牧业标准化工作全面展开,围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种业发展、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全区制修订农牧业绿色生产地方标准27个,完成兴安盟水稻、乌兰察布马铃薯等6个农牧业标准综合体编制,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个、面积1711.4万亩,有效带动农牧民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绿色生产。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