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理论前沿

区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36)▏他山之石:境外经验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9-14

微信图片_20240914093356.png

导语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蜿蜒曲折。从理论空白的填补,到落地团队的组建,从不被认可,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笃定前行,终为中国农业、乡村的品牌化发展引出一条宽阔大道。

本书集结了蒋文龙会长20多年来的见闻和思考,其中不乏极具参考意义的经验总结,透过他平实而洞见的文字,我们将一窥区域公用品牌的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将来。

“但现实发展决定了:对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既然我们是始作俑者,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提供全程的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914093401.png

 

他山之石:境外经验

 

观察分析表明,国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运营有两大共同特点。一是实体化运营,二是市场化取向。也即不可能像中国大陆这样基本都呈现出强烈的行政主导色彩。

但在欧美尤其是新大陆移民国家和东亚小农经营体制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异:

例如美国,所建设的区域公用品牌,一般以单一品类品牌为主,而比较少见综合性的多品类品牌。这主要与其大农场制、专业化生产有关。

在美国,农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一般只生产一到三种农产品,因此比较有利于产业链的衔接和打通。一般情况下,农场只负责生产,但为了解决渠道和通路,往往会跟加工企业、专业化服务企业实现各种方式的合作,这就为产业做强、品牌做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单一品类品牌中,又有两种不同做法。一种是集体品牌,一种是地标品牌。下面我们就“新奇士水果“和“爱达荷土豆”为例,分析其运营上的不同之处。

“新奇士”商标的拥有者是新奇士种植者协会。这是一个非营利性公司,由来自美国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 6500 名种植者会员为主,再吸纳地区贸易协会和地方协会(包装公司)共同组建而成。所谓集体商标,是用以表明“新奇士”果品来源于同一个组织,即新奇士种植者协会。因此,尽管加入其中的各方都是独立经营,但通过“新奇士”这一集体商标,实现了相互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以合同为主。

加盟“新奇士”后,会员们: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传播、统一营销、统一服务。这也正是该品牌得以成为国际大牌的奥秘。

品牌标准贯穿于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分销全过程;每种水果具有不同标准;协会专门设立质量保证机构,安排专职人员每天不间断进行访问检查。

为了打通销售渠道,协会在全球多国设立办事处,进行信息收集、市场推广、销售对接。订单通过“新奇士”下达到包装公司,再由包装公司安排到每个种植户。所有的产品最后都以“新奇士”品牌统一面向市场,而协会则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市场推广、产品研发。年终核算如有盈余,则按照一定规则返还农户,确保协会“非营利性”的公益性质。

美国拥有上千家类似协会,其功能作用基本接近,都是通过实体化、市场化方式,为会员提供品牌方面的服务。因此,他们所扮演的,实际就是品牌运营主体的角色。

但同样是品牌运营,“爱达荷”的做法与“新奇士”却有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爱达荷”是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只有生产在爱达荷的土豆,才能得到准许使用“爱达荷土豆”商标;而“新奇士”则是集体品牌,只要认可该“集体”的有关规定,不管你的果品在何处生产,都能挂“新奇士”的牌子。

爱达荷土豆在全美乃至全球食品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对爱达荷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率不可小觑。其成功,得益于爱达荷土豆协会的运营。这个由种植者、包装公司、船运公司和加工公司等共同组成的州立组织,不仅要确保每一个爱达荷土豆产自爱达荷这块地方,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市场调研、新品研发、产品推广,还有改善生产实践和种植条件。

每年,协会都会围绕品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土豆爱好者月、土豆食谱竞赛、商超土豆堆头比赛等,还建立起“爱达荷土豆博物馆”,推出系列文创设计。为了鼓励餐馆使用爱达荷土豆,协会不仅在官方网站上提供材料下载方便,而且,还可给予免费礼物。

在品牌使用上,协会对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中使用认证商标都制订了统一标准,这些标志未经协会书面同意,一律不得作出任何形式的改动。具体使用时可采取“双商标制”,也即在包装盒(袋)上同时印上企业品牌和“爱达荷土豆”的认证品牌。

在品牌运营上,和其他协会一样,运营经费除了政府补贴一部分,其它主要来自于会员的销售提成:每磅 10 美分。而协会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往往取决于土豆销售及其提成的额度。这就形成了“一荣共荣”的生态格局:

协会的服务越好,土豆的市场和价格就越是扩大、越是提升;而随着土豆市场的扩大、价格的提升,也就有越多的管理费可以支持协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与欧美盛行单品类品牌不同,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因为客观条件和经营制度的不同,除了重视单品类品牌如静冈茶叶、松阪牛肉、夕张甜瓜、青森苹果、渔沼越光米等等,还探索出了认证制的多品类品牌。

 

1.png 

日本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通常由地方农协负责。政府在品牌打造初期会提供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

总体而言,日本区域品牌的盛行,始于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至今,绝大多数地区都制订了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如山梨县重在打造水果之乡“山梨品牌”;千叶县着力打造蔬菜与特色水产的“千叶品牌”……经过区域品牌的集聚、整合,日本正在打造“品牌日本”的日本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

日本区域品牌打造和运营的主体是日本农协。日本农协是综合性的农业组织,为农户会员提供生产、加工、流通及金融、保险、教培等全程化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为农户销售农产品,通过销售,实现品牌的增值。

在区域品牌打造过程中,为了减轻品牌对政府的过分依赖,日本政府除了开始时有资金补贴外,其余均从技术、市场、政策等入手予以扶持。如举办产品展示会、设立专卖店、站台推介等。

“本地本物”是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种认证制度。通过地方特色原料和传统生产工艺的标记,这一认证已经成为日本消费者安心品尝本物味道的符号。

除了全国性的“本地本物”认证,日本各个地方以县为单位,展开各种品牌认证。如千叶县为塑造“千叶品牌”,对境内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有机农产地和有机农产品进行认证,通过认证的获准使用“千叶品牌”。与此同时,该县为了打造其优质水产品牌,又成立水产品认证委员会,对各渔业工会申请的新鲜鱼类及加工品给予认证。

认证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道(北海道)产食品委托第三方进行认证;长野县设置委员会就原产地称呼管理,进行认证及三重品牌认定;长崎则组织任意团体,制订品牌认定规则进行品牌认定。

认证制度的广泛建立,不仅为区域农业的特色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同时,也确保了农产品品质,为提高区域品牌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背书。

在区域品牌打造上,我国台湾的农会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单品类品牌上,台湾因为大大小小农会数量很多,农会旗下的品牌也很多,以致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来占领甚至统治某一品类的市场,因此,台湾各界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策略联盟、品牌整合等方式来改善这一局面。“台湾好米”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台湾稻米品质较高,品牌也较多,几乎每个生产优质稻米的农会都有自己的品牌,而且经营也都比较成功,但因为没有形成合力,在更大范围竞争中,难以被国际市场认可。台湾农会于是通过 CAS 品质认证,让旗下各大米品牌统一使用“台湾好米”品牌标示,统一形象、统一包装,同时使用 CAS 认证和原有品牌,很快打开了日本市场。

 

2.png 

法国、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一再说明,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大多迫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台湾好米”是又一个案例。

在多品类品牌上,台湾通常采取注册团体商标的方式。团体商标为团体成员共同使用,一般由农会、渔会或其他协会、团体出面进行注册。一些农会对其生产的各类农产品统一使用农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