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理论前沿

区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30)▏龙井茶品牌的个性之争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9-03

微信图片_20240903173617.png

导语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蜿蜒曲折。从理论空白的填补,到落地团队的组建,从不被认可,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笃定前行,终为中国农业、乡村的品牌化发展引出一条宽阔大道。

本书集结了蒋文龙会长20多年来的见闻和思考,其中不乏极具参考意义的经验总结,透过他平实而洞见的文字,我们将一窥区域公用品牌的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将来。

“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传播,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而激发他们传播热情的,必定是他们所熟知的地域文脉。”


微信图片_20240903173622.png

 

龙井茶品牌的个性之争

在农业品牌化进程中,茶叶因为文化内涵深厚,产业竞争剧烈,率先走上了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的道路。但事实上,这种创建相当初级。我将这种缺陷概括为:有品名但无个性,有活动但无主题,有发展但无差异。许多年来,一大批退休官员矢志不移,推行着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精神可嘉,但陆羽的故事,年轻消费者会认可吗?用帝王将相加持茶叶品牌,能否实现现代时尚的表达?当我们的茶品牌要走出国门,又应该如何运用国际化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专业化的答案。

茶叶在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中排位第二,而龙井则是浙江茶叶当之无愧的“主宰”。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浙江各地“龙井茶”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每当春茶上市季节,领导们都会登台吆喝,但翻来覆去表达的,都是生态环境好、产品品质优、茶文化历史悠久,但彼此之间到底有啥区别,谁都不甚了了。在消费者印象中,此龙井与彼龙井,除地名差异之外,其它大同小异甚至一模一样。

这就大大制约了龙井茶的消费:我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选择他?这个问题不解决,浙江各地的茶叶,只能得到“龙井”带来的溢价,也就是扁形茶制作工艺带来的溢价。这个溢价是全省各地“龙井”所共有的,而不是当地“龙井”所独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各地龙井茶进行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的提炼就显得异常重要。你是龙井,我也是龙井,你我之间的差异究竟在哪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你必须给他一个个性化、差异化的描述。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诊断每个品牌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关这一问题,读者诸君可以参考散落在本书其他章节中的有关具体案例。

这里,我想揭示和分析的是另一个问题,浙江茶叶难道只有“龙井”一条路可走?在“龙井”作为一种炒制方法已经遍及全省,以至于在全国也已广为效仿之时,县域茶叶品牌的创建是否还有其他可能。

一个显著的成功案例就是“径山茶”。在全省劲吹“龙井风”之时,余杭坚守住自己的个性。

 

1.jpg

图为径山茶园

坚守就意味着拒绝许多的诱惑,意味着剥离许多的犹豫、纠结。这样的博弈十分尖锐,就发生在每一个品牌创建过程中。“千岛湖茶”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淳安以千岛湖闻名于世。淳安原来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叫“千岛玉叶”,在市场上当时已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当地觉得,“千岛”与“千岛湖”之间存在差异,削弱了“千岛湖”这一世界级生态资源的独占性;“玉叶”指代不清,消费者联想不到是茶叶,因此决定更名重塑。

 

2.png 

图为团队为淳安县创建的千岛湖茶品牌。

“千岛湖茶”,品牌重塑背后的考量

尽管我们对这种做法内心并不完全赞同,因为一旦更名,品牌积累可谓前功尽弃。但另一方面,“千岛玉叶”与“千岛湖”、与“茶叶”之间的链接并不是那么直接,只有进一步加大传播投入,才能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就此而言,如果能尽早打破重来,将“千岛湖”这一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地域品牌作为背书,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更名?有人提出更名为“千岛湖龙井”。提出这一思路者认为:千岛湖世界闻名,龙井又是国之魁宝,两者联手,茶产业发展必定顺风顺水。而且,省里正在要求整合做大龙井品牌,何不借政策和舆论环境的东风,扬帆起航?

但我们表示反对:假如更名为“千岛湖龙井”,其它诸如毛尖、银针等品类就将失去安身立命之所。而且将直接面对“西湖龙井”这一竞争对手,有何胜算可言?毕竟,对消费者来说,“龙井”之正宗,非“西湖”莫属。我们没有必要自讨没趣。

我们也试探性地提出了“突出鸠坑”的思路。因为“鸠坑”作为国家级茶树良种,一度在全国占有半壁江山,而淳安就是“鸠坑”的发源地。至今,鸠坑种茶叶面积在淳安仍然占据一半以上。在全省上下一片“龙井”的情况下,“突出鸠坑”就是突出自己独一无

二的优势,就是以己之长搏人之短。而且鸠坑耐冲泡,为诸多资深茶人所喜爱,复购率较高。

“突出鸠坑”的思路也不太成熟。因为在“乌牛早”等早熟品种的强势进攻下,鸠坑已经节节败退,难以自保。这类传统品种尽管有忠实的消费群体,但在现代消费趋势下,做“小而美”的个性品牌尚可,要在全县范围内“突出鸠坑”,品牌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中必定难以落地。

 

3.jpg 

要不要改名,改成什么?是坚持自己,还是迎合潮流?是做大,还是做特?是立足本地市场,还是外出打天下?经过多次讨论之后,大家的意见逐步取得一致:将“千岛玉叶”更名为“千岛湖茶”最为安全妥帖!这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当然也是各方意见尖锐交锋后的共同认知。有时候品牌创意往往如此,必须得倾听产业的意见,地方政府的意见。一个好的创意还必须符合发展的实际。而地方政府或产业人地必须尊重创意,引进个性化差异化思路改造传统理念。经过双方不断地交流探讨,达成最后的“妥协”。

将地域名称和品类直接链接的方法,不仅可以收到捆绑营销的实效,也可以将龙井、毛尖、银针等品类一网打尽,形成系列。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千岛玉叶”在品类指向上的不确定性。

“一个综合多种茶类的品牌、一个特色品牌、一个农旅化品牌。”这一品牌定位表达的,不仅仅是“我有什么”,而且是盘点淳安资源后,站在消费者角度对需求所做的深度开发。

每年,千万级的游客都是冲着千岛湖而来,这不仅是一个旅游市场,更是巨大的“伴手礼”市场。假如能够潜下心来,将游客作为最为重要的市场加以开拓,那么,游客买走的虽然是茶叶,带走的却是整个“千岛湖”。

“一叶知千岛”的广告口号由此顺理成章浮出水面。寓意“一叶,融千岛秀水青山;一叶,传千年鸠坑茶母;一叶,品千岛匠心茶艺”。

品牌主形象则是一片茶叶,浓缩着诸多千岛湖旅游元素,诸如山水、岛屿、人文、历史、生态环境、茶农等。

产品开发则充分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形成龙井、毛尖、银针、红茶四个系列,既充分发挥淳安茶叶品种多样、产品丰富的特点,又给消费者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设计上突出时尚、轻松、便捷的特点,与游客内在的追求相一致。

 

4.jpg 

产品符号方面,根据千岛湖茶品类的划分,细分出千岛湖龙井、毛尖、银针、红茶四个子品类形象符号。图为团队设计所做的四种设计。

最后,从定位到广告到形象设计、营销渠道、传播路径、产品开发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的体系。在龙井中,西湖龙井可谓一家独大,而当我们将其定位为千岛湖的旅游产品时,很大程度上就消除了购买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