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理论前沿

区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25)▏有关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8-23

微信图片_20240823160507.png

导语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蜿蜒曲折。从理论空白的填补,到落地团队的组建,从不被认可,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笃定前行,终为中国农业、乡村的品牌化发展引出一条宽阔大道。

本书集结了蒋文龙会长20多年来的见闻和思考,其中不乏极具参考意义的经验总结,透过他平实而洞见的文字,我们将一窥区域公用品牌的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将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衡量任何一个事物的成败得失,必然是一分为二的。”


微信图片_20240823160511.png

 

能「单」尽量「单」,宜「多」则可「多」

市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全品类品牌呈现出的前景,地方政府正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我们看到,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正呈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各地蔓延、发布,从县一级到市一级,再到省一级,屡屡有新的面孔出现。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给地方政府泼一瓢冷水:全品类品牌的运营难度比单品类品牌要大得多,对相关支撑要素的需求,对运营能力的要求也强几倍。因此成功的概率也低得多。

这样的坚持,这样的说法,是我们一直以来旗帜鲜明的观点,今后也不会动摇。我们探索全品类品牌,不是要去否定单品类品牌,更不是要无条件地推动全品类品牌。能“单”尽量“单”,宜“多”则可“多”。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我们应该对各地的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做出科学决策。而不是未经调查,不加分析,就行使手中的“行政权力”,去否定别人的探索。

事实上,在我们手中直接拒绝掉的单品类品牌,又何止八个十个?

陕北横山县,原来要创塑一个全品类品牌,但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横山县在整个陕北并无多少个性化、差异化优势;所产的产品,除了羊肉,其它的小米、大米、蔬菜等,也难以走出陕北,因此,我们大胆建言:舍弃全品类,集中精力打造“横山羊肉”。近年来,“横山羊肉”品牌在全国大受欢迎。这是要感谢当年从“华能”前往横山挂职的副县长唐凯的。他懂得尊重专业。


1.jpg 

横山县

浙江浦江县,原来也希望打造全品类品牌,而且当地有“上山文化”,曾经发现万年前的栽培稻遗存,但我们考虑到,县级层面设计全品类品牌容易,但运营难以持续的问题,大胆建议他们打消全品类的想法。最后,浦江有关领导从善如流,改弦更张,着力打造“浦江葡萄”单品类品牌。在浦江,葡萄年产量10多万吨,年产值10个多亿,不仅在当地是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而且在浙江全省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全品类品牌成功有“三难”

一是品牌定位难、创意设计难

全品类品牌所面对的,是一个地方包括种养加在内的所有农产品,以及一应历史、地理、文化信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提取到核心要素,赋予品牌以核心价值,可以说,每一次,对创意团队和地方政府而言,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品牌定位究竟是走产业,还是走文化,或者是走产品路线?创意设计应该提取哪些元素,凸显何种风格?你所最终呈现的品牌形象,是否与消费者的认知相对应?

对一个地方的农业特点,人们一定有一个总体印象。对此,有人清晰,但更多的人处在无意识之中。我们只有准确地挖掘并呈现,品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是运营管理难

一方面,全品类品牌是新生事物,究竟谁来运营、如何运营,是否应该盈利,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探索,离开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

另一方面,单品类品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消费者认知,可谓自带流量,而全品类品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没有特定产业可做依托,没有市场消费影响,一切都需后天努力才能达成;

再一方面,全品类品牌所涉及的产业门类众多,涵盖了产前投入品管理、产中的标准化掌控、产后的品质化追溯等等一众环节,所需要的资源支持自然面更广、力度更大。这里不仅包括农业农村部门,也有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等机构,协调难度自然也就更大。

三是持续投入难

品牌的成功固然少不了与众不同的创意设计,但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投入。而反观我们的政府部门,是“铁打的部门,流水的‘官’”。只要领导一换,品牌的投入就可能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对此,我们屡见不鲜的是,一任官员热血澎湃,要创建全品类品牌,推动当地农业的整体转型,规划也做了,资金也投了,传播也做了,通过三五年时间的努力,品牌刚刚有了些起色,领导又得到“重用”,到别的部门去走马上任。而新的领导到任后,又有了新的思路,重打锣鼓另开张。

半途夭折的命运,也就不期而至。

市场的需求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全品类品牌难入有关部门法眼,也尽管全品类品牌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讨解决,但这类创新性的品牌,蓬勃发展已如浩荡之势,无人能够阻挡。


2.png 

图为芒种团队为云南保山设计的全品类品牌“一座保山”。

 

全品类品牌的用途

尽管我们认为,全品类品牌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升级版,是 2.0 版的新探索,我们也深知这类品牌的操作之难、运营之难,但因为其对中国农业品牌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必须砥砺前行,解开混沌中的一团乱麻。反对者认为,此类品牌没有品类所指,甚至没有地域信息,因此违反了品牌创建的基本规律。实际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一,品牌名称能够体现地域和品类信息固然很好,可以降低品牌传播和认知的成本,但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总体印象,这种印象的形成,不可能简单地寄托在一个品名上。事实上,品名、定位、口号、符号等设计,经过系统、持续的传播,才能完整呈现出品牌“画像”;

二,品牌是政府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抓手,政策、项目、资金可以通过品牌跟进落地。至于这个品牌是单品类品牌还是全品类品牌并不重要,带动产业也好,驱动全域也罢,只要能够实现发展方式的转换,政府完全可以“照单全收”。因为说到底,品牌名称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文字符号。

三,消费者无从选择吗?全品类品牌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直接链接产品销售;二是发挥形象传导作用。例如“丽水山耕”,其核心价值提炼为“法自然,享纯真”。这是品牌溢价的基础,也是消费者选择的理由。这一核心价值并非必须对应某个品类,而是完全可以涵盖整个丽水的所有农产品。反对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忧虑呢?本人以为,归根结底,一是产品品牌思维在作祟;二是没有深刻把握全品类品牌的内涵特征,深陷在单品类品牌走不出来。

近些年,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地方的城市品牌,如“好客山东”“老家河南”“七彩云南”“多彩贵州”“诗画浙江”“大美青海”“新疆是个好地方”“江西风景独好”“清新福建”“灵秀湖北”“活力广东”等等,其命名充分体现出地方历史文化特征,在线上、线下传播十分广泛,但现实中,却并没有将这一城市品牌与旅游景区进行捆绑营销。其作用,只在于给消费者传递城市的整体印象。

 

3.gif 

图片来源“浙江文旅资讯”公众号

农产品全品类品牌犹如上述一一例举的城市品牌。我们既可以实做,也可以虚做。所谓实做,就是由实体企业链接城市品牌进行捆绑营销;所谓虚做,就是像城市品牌,只负责传递区域的整体形象。

在参加各种农博会、行业展会,在举办各种招商会、各种论坛、各种农事节庆,在设计各种服务平台、各种传播平台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全品类品牌为抓手,进行全面的、整体的推广?借以提升整个地方农业的知名度,扩大农产品的营销范围,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的整体转型发展?

城市品牌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互动联结

既然谈到城市品牌,认识到全品类品牌与城市品牌有着异曲同工的表现,那么,我们索性进一步探讨下:这两个独立的存在,是否有可能实现相互间的链接 ? 答案是明确并且肯定的。

城市品牌的问题是显性的:在资金的投入上,城市品牌比农产品的全品类品牌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其它的不说,单看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我们将可以做出判断。但如此之高的广告投入,除了提升地方形象之外,还能带来什么?这是专业人士的质疑,也是地方政府的苦恼。

沿着这一方向进行思考,结论不言自明。这就是将城市品牌传播所积累的品牌资产予以变现。如果说城市品牌处在宏观层面,传递的是一种地方的整体形象,那么,将其延伸至相关产业,如文创产业 / 旅游产业 / 大健康产业 / 会展服务业 / 农业,让这些产业以其作为背书,城市品牌也就做到了“物尽其用”。

对于这样一种构想,衢州率先做出了探索。

 

4.png 

品牌实际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势能。在全品类品牌和单品类品牌、单品类品牌和城市品牌之间,都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赋能。图为团队在衢州实践的又一种传播新模式。

下一期,我们将会带来“衢州有礼”如何协同“三衢味”的具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