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理论前沿

区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 | 当头一棒:农业品牌该由谁来做?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7-22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426.png

导语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蜿蜒曲折。从理论空白的填补,到落地团队的组建,从不被认可,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笃定前行,终为中国农业、乡村的品牌化发展引出一条宽阔大道。

本书集结了蒋文龙会长20多年来的见闻和思考,其中不乏极具参考意义的经验总结,透过他平实而洞见的文字,我们将一窥区域公用品牌的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将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一片蛮荒的原野上,向着终点不知在何方的未来,我们跋涉而去。”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432.png

 

世纪之交的迷茫

世纪初的浙江,还在跟传统农业博弈。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浙江日报》报道“一只梨子卖五元”后,省委书记张德江兴奋地批示:这就是效益农业!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的兴奋点还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在通过品种和技术的改良争取更大的效益。

从效益农业到品牌农业,仅仅只是一步之遥。但这一步,绝不是扩大生产规模,或者调整种养结构那么简单。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涉及生产方式的重新安排,甚至也关系到生产关系的调整。

尽管如此,由于消费市场出现的多元变化,以及生产层面供求关系开始失衡,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品牌:谁拥有品牌,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谁拥有品牌,意味着谁的产品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溢价。

如果将新世纪以来的农业发展看做一场战争,我们分明听到了从广袤乡村传来的阵阵鼙鼓之声。

当头一棒:农业品牌该由谁来做?

2002年底,我刚刚到农民日报工作,参加的第一场会议,就是在浙江绍兴召开的“中国农经学会”年会。会长段应碧在会上提到了农业品牌化的概念。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农业品牌的概念,尽管段老一带而过,但在我的脑海里却久久挥之不去。

段老是把著名的烟枪,只要有他在,会议室通常都是烟雾缭绕。只是他有所不知,他的或深思熟虑,或灵光一现,让我以及我们的团队在摸索中前行。一眨眼就是20年。

当时,嵊州、新昌两地都在打造茶叶品牌。一个叫越乡龙井,另一个称大佛龙井。有意思的是,面对我的采访,嵊州分管市长吕丙认为,农业品牌应该由企业打造;而到了新昌,分管副县长徐良平则认为应该由政府创建。

两个人观点各异,但我如获至宝:品牌建设的主体究竟应该是政府还是企业,这不是最好的新闻吗?

我立马对两人再次展开采访,所提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

观点不辩不明。当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进行并列呈现时,一方面报道的可读性、辐射力将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当事人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蒋记者,这样写好不好啊,看起来我们好像在吵架啊?毕竟我们两人是好朋友,”徐良平小心翼翼问我。

我说服道:这是工作中正常的观点分歧,并不影响朋友感情,而且对进一步思考问题大有裨益!

经过不断的打磨、完善、补充,2004618日,本人采写的第一篇农业品牌报道在《农民日报》刊发。报道提出了品牌建设主体问题的严肃思考。

尽管这一报道被搁置多日,最后刊发在二版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但无论如何,它标志着我正式投身农业品牌领域,同时标志着媒体层面开始关注到农业品牌化这一现实问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报道的刊发,确实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热烈议论,大大推进了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茶叶》杂志等媒体还进行了全文转载。

 

附:市长做,还是市场做——嵊州、新昌茶叶品牌建设的模式比较

车过浙江中部的嵊州、新昌,人们的眼球一定会被两个“高炮”广告吸引,一个是“中国茶叶之乡”,另一个是“中国名茶之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嵊州、新昌致力于珠茶生产,被同时列入我国“三大珠茶生产基地”。90年代以来,两地又先后起步,走上名茶之路。2003年,嵊州、新昌的名茶产值分别达到2.9亿元和2.8亿元,成为全国名茶生产的佼佼者,“越乡龙井”和“大佛龙井”两大品牌更是光芒四射,声震大江南北。然而,记者在嵊州、新昌两地采访时却发现,尽管两地的茶产业都发展很快,但是,在茶叶品牌建设中却有着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模式:嵊州探索市场化模式建设“越乡龙井”,新昌则采取政府运作模式建设“大佛龙井”。两个“龙井”都是区域性的公用品牌。

地缘相邻,历史相近,文化习俗相通,嵊州和新昌,在茶叶品牌建设中缘何选择不同的模式,这种选择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什么,又将给两地茶叶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最近,记者采访了嵊州市副市长吕丙、新昌县副县长徐良平。

徐良平:农产品品牌建设,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吕丙:政府应该彻底退出市场主体位置

徐良平:作为农产品品牌之一的茶品牌建设,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这是由农业产业的传统特点决定的。目前,我们的农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弱;我们的农产品生产大多还停留在提篮小卖阶段,标准很难统一,这也正是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最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是很困难的。

农业的发展思路必须调整。以前,我们抓种什么,怎么种,今天,我们要抓怎么销。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一定要依靠产业化、依靠品牌。对此,政府必须勇敢地挑起责任,有所作为。当前,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建设品牌?依靠农户,没戏;依靠龙头企业,现在还弱小。在大家普遍没有经验,没有途径,没有能力建设品牌的时候,政府如果袖手旁观,无所作为,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农业必将进一步拉大和国际间的距离。

长期以来,我们执行的一直是以工支农的政策,现在,中央做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我们政府腾出精力、拿出财力搞农产品品牌建设,应该说正得天时之便。

吕丙:农业既然是一个产业,就有它自身的产业特征、产业规律需要遵循。我们不能一讲到农业,认为它是一个弱质产业,就不加区别施以同情、扶持,更有甚者,认为不对弱质产业网开一面,就是一种失职。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发现规律,认识规律,驾驭规律。农业是个大产业,产品千差万别,并非全部弱质,例如茶叶,本身产业化、市场化程度就较高,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其自身规律运作。

政府应该尽快彻底退出市场主体的位置。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层面的服务,而不应该越俎代庖。是市场的事,就交给市场。是企业能做的事,就由企业来完成。政府要做的事是排除产业发展的障碍,弥补产业链的断点。在这方面,我们有过许多深刻的教训。

由于新昌县政府持续不断的发力,大佛龙井与越乡龙井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521.png 

图为新昌县政府举办的茶文化节“奉茶”场景。

徐良平:扶上马送一程

吕丙:让市场大浪淘沙

徐良平:政府有所作为并不是说政府去包办。在品牌建设上,政府只是组织、指导、协调,只是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企业各显身手,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去开拓自己的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们新昌就打“大佛龙井”的牌子。当时,新昌茶叶大大小小有几十个牌子,各自占山为王,号令一方,难以形成力量对外抗衡。鉴于此,县里决定统一建设“大佛龙井”这一品牌,每年投巨资,牵头到全国各地去搞大型活动,杭州、济南、上海、北京——“大佛龙井”这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2003年,在获得龙井茶原产地保护的基础上,“大佛龙井”被批准为证明商标。2004年,“大佛龙井”又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

可以说,没有政府的全力介入操作,就没有“大佛龙井”的今天,“大佛龙井”品牌的快速成长,反过来证明了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这个思路就是“扶上马送一程”。“大佛龙井”已经上马了,接下去,我们还要再送一程。送到什么时候,送到“大佛龙井”规模壮大,送到“大佛龙井”具有抗风险的竞争力。

吕丙: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品牌建设必须是企业对品牌的性质、作用、奥妙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切身的体会后,自发的、自觉的一种行为。我们必须承认,政府直接介入操作,对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品牌建设初期。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是因为它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这种考验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永久的,不仅仅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只要品牌存在一天,它就要经受一天市场的严酷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要生存,只有依靠企业的力量,比如质量、信誉、效益是品牌的核心,任何外部的扶持,都只能是一时的和一厢情愿的。农产品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只有龙头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联接,才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政府出面建设农产品品牌,只能是一种朴素的、美好的理想。市场经济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举个例子,1994年,浙江华发出口茶厂创办之初,有人认为,嵊州茶叶资源有限,茶厂应该“计划生育”。但是,10年过去了,这个差点胎死腹中的婴儿,却成为全国茶叶行业唯一的国家农业龙头企业。2003年,“华发”出口茶叶17600吨,出口额达1350万美元。

5年前,我们创建“越乡龙井”区域品牌,当时政府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扶持,但由于区域品牌存在公用性,业主的主体地位无法突出,业主的积极性难以很好调动。正是考虑到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大胆地把这一区域品牌交给企业去直接运作。

徐良平:加强管理保护品牌

吕丙:谨防“公用地灾难”

徐良平:“大佛龙井”作为新昌县茶农的一个公用品牌,经过15年的建设,在市场上颇负盛名。现在,我们要抓的是,如何加强管理,保护好“大佛龙井”这一品牌。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而质量的保证是标准。1998年,我们制订了《大佛龙井茶综合标准》,成为全省最早制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地方之一。随后,又成立了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根据新昌具体情况,建立了三种模式,进行标准推广和质量管理,即企业产销一体化模式;市场加经营户加基地(农户)模式;品牌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模式。

为了监督执行标准,1999年,我们在浙东名茶市场内设立名茶质量监督站。市场管委会和县质监局联合发布了10多个通告,内容涉及名茶质量管理、规范包装等。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529.png 

时任新昌县委副书记徐良平参加2009年底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高峰论坛”,发表政府必须力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见解。

吕丙:财政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公用地灾难”,指的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大家都会争着去占有,无人爱惜,最后终将招致财政的灾难。

政府能否维护好一个公用品牌,我的答案是“否”。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任何一个经济活动都有明确的指向,都有利益的驱动。企业的品牌利益是直接的,建设好、维护好品牌,就能得到回报,因此,具有主动、积极的态度。而政府则正好相反,其行为的出发点仅仅是出于一种责任。一个是利益驱动,一个是责任驱动,谁能维持得更久,答案不言自明。

政府要支持产业发展,但要探索方法。“越乡龙井”以前也是公用品牌,为了避免公用地灾难,我们现在交给企业来运作,现在则更进一步,将它和其他企业的产品品牌放在同一层面上,鼓励相互之间竞争。谁符合产业导向,谁的品牌建设得好,谁给广大农民的好处多,政府就支持谁,扶持谁。这就让政府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由被动走向主动,同时,也规避了政府介入可能导致的市场秩序的混乱。

在新昌采访,我们时常感觉到,茶叶生产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政府那只强有力的手;在嵊州,则是市场经济的气氛扑面而来。徐良平、吕丙,两位地方茶叶产业的领军人物,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方法,他们都坚持着、坚信着,有一天,自己将会摘到那颗耀眼的果实。

潜心的追索和肩负的责任,也让他们感到共同的沉重。

徐良平说,如今,“大佛龙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成了新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占了新昌农业产值的30%。在我的手里,如果不把“大佛龙井”这个品牌向前推进一步,我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我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角度出发,全力以赴打好每一场战役。

吕丙则说,我的压力很大,前任领导建设起来的公用品牌,我将它和企业产品品牌放在同一层面上竞争,如果不输血,不扶持,很可能断送在我的手里。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是一种阵痛,是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得到解放、获得新生过程中的一种阵痛。

市长做,还是市场做?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茶叶品牌建设模式之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政府定位的问题。政府应不应该介入农产品品牌建设,就目前阶段而言,我们的农业企业刚刚起步,资金不足,实力不强,管理能力欠缺,要靠自身完成品牌建设尚不现实。而政府拥有充足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完全可以通过建设区域品牌的方式,给企业品牌以支撑,以推动。待企业品牌渐趋成熟之后,再放手任其发展。

作者蒋文龙,原载《农民日报》2004618

 

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时至今日,历史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新昌一直以来强化政府推动,每年办节办会,每年抓住社会事件进行品牌传播,每年外出举办各种推介活动,产业发展顺风顺水,品牌价值比肩西湖龙井等传统老字号品牌,蝉联“十佳”;嵊州“越乡龙井”则时热时冷,等到终于认识到区域公用品牌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意义,开始由政府发力,只可惜与新昌已经拉开了距离。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凡是产业发展兴旺的,往往拥有强势的区域公用品牌;而停滞不前,乃至日趋萎缩者,则大多没有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和支撑。而其背后,无一例外的,是政府这只强有力的推动之手。

这里,我想借机向徐良平和吕丙两位行政官员致敬。这是一份迟到了20年的致敬。在我心中,他们无疑于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英雄。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为农业品牌化提供了异常宝贵的深层思考。

区域公用品牌的理论逻辑如何描述?政府这一行为的原动力和合法性该如何解释?品牌化与其它各项工作之间的关联度表现在哪里?国外有相关理论与实践可供借鉴吗?

稿子是完成了、刊发了,但它总结、揭示的,只是农业品牌的冰山一角。诸多的、数不胜数的问题,接着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