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茶日”专题2|胡晓云:中国茶的国家战略与世界表达
导读: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茶文化交融互鉴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最不发达国家数百万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也是部分最贫困国家主要的收入和出口创汇来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中国茶产业在“精准扶贫”、“品牌扶贫”,让贫困地区的茶农奔小康的道路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2020年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要点》等文件中,均特别指出要“弘扬茶文化,塑强茶品牌,促进茶贸易,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中国茶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承载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是实现中国自主品牌强盛的有力抓手。 许多年来,我们致力于中国茶品牌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价值决胜——中国茶叶品牌价值成长报告》,发表了系列有关中国茶品牌发展的文章,并为众多茶叶品牌进行品牌规划、内容设计、视频拍摄、节庆执行、品牌传播策划等系统化品牌服务。 在迎来又一个“国际茶日”时节,本网站特推出“国际茶日”专题,为各位读者奉上近年来团队有关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讲座内容、相关文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规划设计、创意解读、形象片制作分析等推文。 本篇为胡晓云老师的《中国茶的国家战略与世界表达》 ▲茶艺师泡茶,图源网络 实际上,到了今天,茶产业早已进入全球化竞争阶段。中国的茶产业,论规模、论产量,尽管雄踞世界首位,但对比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我们会发现,后续压力非常大。 在中国,有两个农业产业的种植面积接近5千万亩,一个是苹果,另一个就是茶叶。前者功能性明确,大众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但茶叶既不是必需品,又具有很多替代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倾向性。因此,茶叶看起来属于大众化的产品,却是小众化的消费。再加上在国内,茶叶消费人群年龄趋大,结构相对单一,因此,按照中国的茶叶规模,无论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农民增收而言,开拓国际市场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尽管,中国茶产业早已对接过国际市场,但在茶产品与茶文化性的贸易与传播方面,这两者一直处于“两张皮”的状态。致使国际国内的茶贸易,由于国际竞争力不足,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同一品牌的茶,国内市场贵,国际市场便宜。需承认的是,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中国茶叶品牌的溢价能力是欠缺的。 中国茶到底是什么?如果把“中国茶”作为一个国家级产业品牌来打造,其核心价值、品牌特征、文化属性是什么?在国际市场上,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人们的消费中,中国茶又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存在?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茶”在国际平台上的品牌传播就没有内容、没有故事,展示就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与精神气质,也无法实现产品的消费植入。 在我看来,中国茶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包容性”。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已有七大茶类(传统的六大茶类外加紫茶),有那么多传统的或新选育的品种,有那么多的产地和产地文脉,有那么多的生产工艺,还有那么多的饮用方式和场景嵌入。它们丰富多彩地存在着,各有各的个性特色,共同构成了繁荣、和谐的中国茶文化体系。我认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博大胸怀,也是中国茶性的表现。而这种茶性,即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特质。 品牌战略即差异化战略。中国茶的这种“包容性”,带来了多样性、个性化、去中心化。如果说英国红茶塑造的是“休闲的下午茶时光”,新加坡的TWG茶呈现的是年轻时尚的拼配口味,那么,“中国茶”本身,不需要拼配,就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选择的可能性,就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和选择权利,无需拼配,即可享用这种特质。 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在整体展示中国茶之前,需要先将“中国茶”的核心价值、文化特征、风格差异、价值支撑等一系列问题辨析清楚,并形成品牌文化、品牌故事、品牌价值链,为“中国茶”亮相世界,形成重要的前提条件。 既然要走向国际市场,除了核心价值等前提条件的确立,还需要有立足资源禀赋、俯瞰全球市场的竞争战略和传播策略。许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市场竞争,企业说了算。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该扛起品牌建设的大旗,我们应当采取打造“大品牌”的战略,来应对国际常规化的企业竞争局面。事实上,一些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英国等,都拥有茶叶企业大品牌。 但中国的资源禀赋不同。中国有特色不一的产地,及其背后悠久而独特的文脉故事。因此,诞生了许多以产地为范畴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如果放弃这些产地品牌,而让相对较弱的中国企业单枪匹马去闯国际市场,这既不符合中国茶产业的资源禀赋,也不符合中国茶产业的竞争力现实。 我认为,应当抛弃如同工业企业那样的单个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孤军奋战的模式,采取“集团军”战略,用“集群品牌”集群协同作战,以“中国茶”为中国茶产业的国家形象,并以产地为基础的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作战,形成具有不同资源融合、不同市场针对性的品牌方阵,排兵布局,集团作战,方能决胜千里。 在这种“集团军”战略模式中,各个方阵之间,可以以多种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比如,根据不同的茶类、产区、工艺、文化、生活方式、宗教性、民族特质等等。实际上,这种基于集群品牌模式的重新组合、排列,同时将消费者进行了精准定位。通过打造一个个集群品牌,既整合了力量,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进行落地营销。 很多人认为,中国茶经过了工业化时代,才导致规模过大。在我看来,中国的茶产业至今仍未真正工业化,甚至还处于前工业化时代。因为直到今天,许多茶产区的茶生产还一直在努力做“机器换人”,中国茶的多数产品依然由手工业生产而成,中国茶的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技术参与还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全球消费市场却发生了剧烈变革,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经步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他们追求个性化、差异化、附加价值、文化性,他们对于茶在生活的、价值的、象征的、符号上的追求,远超过对物质的单纯追求。如此看来,今天的中国茶产业,是用前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诉求表达,来应对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市场。显然,两者之间是有矛盾和对抗的。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前工业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手工业,手工业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非标化,而非标化的背后则是个性化,正好符合了后工业时代的消费需求。关键是如何打通?这样一来,品牌传播中诉求表达的世界性、国际化、时尚化与年轻化,显得格外重要。 现在的中国茶在进行品牌传播时,普遍采取的诉求策略是什么呢?基本上,多是跟消费者讲“色香味形”的物质状态,再加上一些历史文化追溯。即使在谈茶的文化性时,依然采取非常传统的方式,告诉消费者这是唐朝的、宋朝的贡品、御品。历史固然重要,但千篇一律的“贡茶论”反而令品牌远离了年轻人类。在今天,中国茶品牌的传播策略与表达,不能停留在远古时代、前工业时代,而应当符合后现代的时代特征。 虽然说,茶首先是一种物质产品,但处于后工业时代的感性消费者,即便是在评价一款茶产品的“色香味形”时,由于其持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与价值观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对茶与自身生活的角色理解不同,所产生的喜好也是多样的。因此,如果茶品牌的诉求表达单单停留在物质层面,便无法左右和洞察消费者的价值观,也无法进入消费者的内心,必须通过对接消费者的诉求,抓住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沟通。 已有诸多案例来实践以上观点。比如,我们将浙江省淳安县的“千岛湖茶”作为区域的角色和元素与千岛湖游客实现角色对接。当消费者处于旅游状态时,“千岛湖茶”不仅是千岛湖区域的代表性元素,它同时又是千岛湖的导游与区域特征表达。于是,有了“一叶知千岛”的品牌口号。我们将宗教特点和茶性特点的文化基因,融入到“武当道茶”,与当前“只要自由,不守规矩”的观念进行对接,提出了“朴守方圆,循心而行”的品牌口号,强调品牌态度,对接消费者的价值观倾向,在“道”的意义上,让“武当道茶”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我们将中国茶农的情怀,以及8位企业家的情怀,注入“英山云雾茶”的“大别茶坊”,让消费者体味什么叫中国的茶农精神,什么是中国的民族性,什么叫中国精神。通过互联网视频传播的品牌角色、品牌态度、品牌精神特质,不仅超越了“色香味形”的物质层面,更通过生活方式、价值观、精神特质的表达与对接,体现了普世的意义。 过去的丝绸之路,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在与西方世界的对话中,茶叶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载体。但那时,茶之所以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是基于过去其它国家茶产品稀缺的状态。到了今天,在世界茶市场的竞争舞台上,已有企业大鳄、强势品牌的存在。中国如何突破重围,重新占据世界茶品牌消费的制高点,重画中国茶产业的世界版图?这是一个全新课题。“一带一路”新战略的提出,则提供了空前机遇。 我们能不能利用这种国家力量,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在沿线国家,精准营销茶产业?我认为,完全可行!比如,在四川雅安市,有一款“雅安藏茶”,专供西藏人民饮用。由于藏民长年吃牛羊肉,这种茶可以帮助消化。那么在中东地区、中欧地区亦是如此,当地人也习惯大量吃肉,能否对接这种生活方式,进行产品营销呢?当然可以,而且,已经有大量先例。 另一方面,如何让茶产品携带中国文化的基因,进行全球化、普世价值的对接。从某种意义上,品牌消费是一种态度消费,甚至具有偏执消费的倾向,关键看一个品牌是否足够有能力,令消费者产生态度消费甚至偏执消费。茶与一般的农产品不同,它的文化性,是农业产业中独一无二的。挖掘与发现、提升与重组、再造与设计“中国茶”的文化性,并用世界语言,普世价值表达其文化性,当消费者认同了你的文化性,中国茶才能真正进入全球话语体系。也因此,在中国茶的诉求表达、形象设计上,必须国际化。否则,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仍然只能沦为原料,而不具备品牌附加值,不能够以品牌的方式进入国际竞争市场。 这其中,龙头企业的作用当然至关重要。在过去,我特别不赞同中茶集团的定位——“世界的茶园”。中茶品牌,应当作为中国茶的旗帜,我觉得,这一点,中茶集团必须思考清楚,自己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价值。其它各区域的茶叶企业品牌也是如此。在全球视野下定位自身品牌,会令品牌发生质的变化。 另外,在“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中国老字号的流通企业也将大有可为,将如吴裕泰、张一元等茶叶流通企业品牌带出去,形成更广阔的流通体系。 最后,我关注到中国城市的茶楼,这些茶楼,不仅是中国茶的消费场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表征系统,是各地区域的茶文化、生活方式的集散地,未来,可以通过组建茶楼协会基础上的产业联盟,在国内互推,国际上整体推,使其变成一张地网,同时形成天网,将是强大的中国茶文化表达的力量。 ▲中国茶楼,图源网络 一直以来,我们花了大量精力,用于中国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而中国文化形象的表达、国家形象的塑造,都需要产业作支撑。中国茶,既具有产业特征,又蕴含文化属性。因此,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非茶产业莫属。借助“一带一路”,将中国茶定位为国家形象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形成互动背书。我相信,“中国茶”重新分享世界,给世界带去美好的同时,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竞争力,提高品牌溢价,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