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龙主编 /《乡村寻根》洞头半屏岛:擦亮“海上花园”的璀璨明珠
导语
《乡村寻根:浙江乡村品牌案例精选》一书由蒋文龙会长主编,李骏、庄庆超副主编。本书从永安村、东坪村、径山茶、白杨村等十个鲜活案例出发,展现了浙江乡村依托各自产业、文脉等资源,进行品牌化建设的历程和成果,探讨了浙江乡村品牌化发展的路径。同时,书中对十大案例深度剖析,指出了乡村品牌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强调加强品牌定位、深入文化挖掘与活化、进行系统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性,为乡村品牌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助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
图片来源“浙江新闻”
洞头半屏岛:
擦亮“海上花园”的璀璨明珠
半山半海一座城,一涛一浪碧云天。半屏岛,风光旖旎山海兼胜,人文荟萃气候宜人,断崖峭壁如屏风在这里熊峙,两岸同心的歌声在这里传唱……一言以蔽之,洞头百岛,半屏岛独具特色。
近年来,洞头区紧盯“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依托海洋经济擘画全域旅游,打造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如果说洞头是“海上花园”,那么“半屏岛”的品牌化便成了“海上花园”的那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图片来源“洞头融媒”
“海上花园”的璀璨明珠——半屏岛
温州市洞头区东屏街道半屏社区位于洞头本岛东南部的半屏岛。洞头是海岛区,拥有302个岛屿和351公里海岸线,港湾众多、鱼虾丰腴。进入洞头,即可凭海临风,坐看海天一色。半屏的生态和四季景观,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光是“神州海上第一屏”,就让很多人慕名前往;两岸同心文化,则有着十分突出的“人无我有”的地标属性;而优越海岛环境、海鲜产品,则成为海滨文旅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半屏岛是一张金名片,值得被更多人知晓。
首先是资源禀赋——一岛两岸四村。
国内最长的海上天然岩雕长廊。
在半屏岛,天蓝海碧、礁石嶙峋、金沙流淌、海浪如练,自然景观非常迷人。半屏岛确实只有“半边”,西部有渔港、村庄、田园,东部则像被斧劈刀削一样,断崖峭壁,直立千仞,犹如一扇巨大的屏风雄峙海上,挡住狂风巨浪,护卫着半屏岛。这一大片峭壁长1200米,高120米,壁上景观迭出,像巨幅浮雕画屏,依次展开迎风屏、赤象屏、鼓浪屏、孔雀屏、渔翁扬帆、擎天柱、海猪槽、黄金印、龙宫门、虾将岩、乌龙腾海、龙凤呈祥等4屏18景,是目前已知的国内最长的海上天然岩雕长廊,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在全国众多海蚀崖中独占鳌头。
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滩。
如果说东岸以雄奇风光见长,那么半屏岛的西岸则以海鲜美食、人造沙滩为主要卖点。半屏岛的西部展现着海浪滔滔的风情,炎炎夏日,不妨闭上眼睛,享受一番海风拂面的轻柔,那是多么的惬意。放眼望去,海岸线绵延600多米,黄沙细柔,一片开阔平坦沙滩一览无余,这是近6万平方米的韭菜岙沙滩。夜幕降临后,一排排亮闪闪的灯带亮起,一桌桌摆着特色美食的海鲜筵席,让人直流口水,令游客流连忘返。
韭菜岙沙滩公园
石厝松柏相映的海岛渔村。
半屏岛上的半屏社区由松柏园、大北岙、金岙、外埕头四个村合并设立而成的。“石墙石阶石头房,种花种果种文化”,480间错落有致的石头老厝,茂密的参天松柏在此生长,古老的石头房与参天古木交相辉映,历经几代春华秋实的沉淀,弥漫着浓郁的古朴气息,是半屏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东屏街道 图片来源“洞头百岛旅游”
其实是文化深厚——多样文化共融。
两岸同心,不解之缘。
在半屏岛上流传着一首民谣:“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半屏山与台湾渊源深厚,洞头有一座半屏山,台湾高雄左营也有一座半屏山,一湾海峡,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两个半屏山把两岸人民的心紧密连在一起,传唱于海峡两岸之间的民谣,也道出两地共同的文化渊源和语言根脉,讲述着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心连心的故事。
海洋文化,向海而兴。
半屏岛具有独特的海岛自然景观和辽阔富饶的渔场,以“山、海、岛、礁、滩”为基底,孕育了智慧且深厚的海洋文化,并衍生出丰富多元的艺术形态。《洞头海洋动物故事》、鱼灯舞等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岛十二鲜”捕捉海岛滋味,借满满人间烟火展现半屏海岛风情;半屏人靠海吃海,又向海而兴,从海洋中汲取生活的智慧,通过渔业生产、海鲜料理、康体药膳、海淘工艺等铸就了这务实又浪漫的海洋文化。
瓯越闽南,文化交融。
半屏岛是东瓯、闽南民族的交融地。海岛上超过半数人为闽南后裔,操闽南方言,迁徙时也把崇尚妈祖的文化和闽南习俗带过来,佛教、妈祖、道教等多种民间信仰在半屏和浙江的瓯越文化交汇,演绎出妈祖祭典、七夕成人节等独具特色的闵瓯文化。半屏岛上还有一座温州地区最大的佛教建筑——观音中普陀,风格清雅,气宇恢弘,如今已经成为芸芸众生的祈福圣地和佛教信仰的传播地。
红色故事,山谷回荡。
半屏岛是浙南海上门户,地处海防前线。在这片边疆海岛上,厚重的海防文化不断积淀。半屏碧海青天、美丽富饶,然而历代盗寇猖獗,匪患频繁。在洞头很多岛屿最高的山头上,都曾设有烽火台。在海防历史上,洞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明朝水师护洋巡江,抗倭军队在此地驻扎练兵、抵御外敌、守卫海防。戚继光的水军,敌寇、海盗无不闻风丧胆。大瞿岛的郑成功校场,将士雄壮的呐喊声仿佛还在山谷回荡,远去的硝烟,似乎依稀可见。海防文化,是洞头独特的原生文化,它带着浓烈的海岛特色,造就了独属于海岛人的“火红年华”。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无疑,半屏社区所在的半屏岛拥有独特禀赋,是个宝藏海岛,具有“地标性”、“差异性”和“支撑性”,品牌特色明显。“地标性”,指的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抢占天然的市场空白点;“差异性”除了独特的价值点,更强调差一点能产生的优越差距势能,与同一地域的其他特性或其他地方的相似特性拉开明显的距离,以及这种优势对市场的吸引力;“支撑性”更多强调的是产业发展的借力点,比如原有的知名度、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人力和空间资源的拓展性等。
同心共富,幸福半屏
——半屏岛品牌赋能之路
半屏岛海岛资源禀赋,造就了海滨文旅产业,成为半屏社区的主导产业。但几年前,只是洞头百岛里平平无奇的一座海岛,半屏山景区养在深闺,海滨旅游不愠不火。
如何让半屏岛传统的海滨文旅产业别开生面,开辟独具特色文旅产业,引领风骚,为半屏百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品牌化经营是一把利器。
洞头“四好农村路” 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品牌化经营是将整个乡村的物理空间作为载体,以个性化、差异化作为手段,以品牌创建、品牌增值作为目标,实现价值转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法。打造品牌成为跨越式发展之路的起点。
半屏社区以“半”文化为基础,以“两岸同心”为主题,提出“半屏岛”的品牌命名,并构建起了一整套VI识别系统。
品牌建设首先体现在视觉上。“半屏岛”logo直观呈现出半屏社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而“半”字占据了品牌logo的核心位置,道出了半屏独有的“半”基因:在字意上,在半屏岛的“半”形象的展示了半屏的特色;也蕴含着半屏岛一半在大陆,另一半在台湾的意思;半也是中国中庸文化意和形的结合;更是生活的哲理,是人们努力寻找的另一半。在字形上,“半”字位于同心圆和同坐标上,意涵同心同轴;“半”字均衡平等,意味共同富裕,正好对应着“同心共富”的品牌定位。
半屏岛logo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形从半屏岛的原生松树和野生自然植物中汲取造型,并萃取半屏岛自然的色彩,对“半”在进行图形化设计,形成了以“半”字为主体的图形logo。而文字则根据半屏岛的原生建筑和岛屿形态设计而成,囊括了半屏岛的特色内容。
品牌定位是品牌形象设计的根和源。没有品牌定位的设计犹如浮萍,飘忽不定,难以引领品牌建设,难以解决不深层问题。海岛如何布局,风貌如何管控,产业如何规划,社区今后如何发展,都将取决于品牌定位。
半屏岛借助“两岸半屏山”的文化优势,提出“同心半屏、共富半屏、文化半屏、自然半屏”的政策与定位,“同心共富”也成为半屏岛发展的根本遵循。
品牌有了,更要注重品牌运营,需要打通产业与文化任督二脉,要让产业支撑品牌,让文化赋能品牌,产业与文化相辅相成,构筑一个强大的品牌IP。
“半屏岛”品牌是有富有运营基因与潜力的。在“半屏岛”品牌的引领下,半屏社区以两岸文化交流、旅游交融、经贸交往为抓手,形成了以海滨文旅产业为主导,两岸经贸、海洋科技为产业支撑的两岸同心发展产业体系,构筑了多元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之间的交融共振,促进了文化之间交流深化。
东岙渔村 图片来源“洞头百岛旅游”
同心半屏——注入品牌文化内涵。
踏入半屏岛,你会觉得它有那么些与众不同。比起海浪、船只等海岛元素,富有“台味”的海峡元素好像更加夺目。半屏的游客导览图上,信封、邮票、乡愁等元素星罗棋布,同心碑、相思树等景观小品遍及整个半屏沿线,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海峡两岸的深厚情谊,半屏同心的文化特色不彰自显。
在海滨文旅产业开发前,半屏岛便因为“神州海上第一屏”而颇负盛名,是因为这堪称一绝的景观,也是因为景观背后源远流长的故事与文化。
“我自半屏山上立,相思缕缕寄台澎。”半屏一直以来都认为两岸同心的文化不能丢,两岸同心的情谊不能断。早在2010年,温州就与高雄携手打造“两岸半屏山”旅游品牌,以此推动温州和高雄在经贸、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2017年,半屏社区的金岙村正在进行“花园村庄”项目建设。正当金岙村借助花园村庄整村综合整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之时,一群台湾客商来到村里,被当地淳朴的渔村民风和原生态的石头老厝群落所吸引。他们发现,金岙村最不缺的是青山绿水,缺乏只是海滨旅游的文化内涵,而这正是台湾文创公司的强项。
唤醒村里闲置资源,给古老的石头老厝注入文化内涵。他们的想法与金岙村两委不谋而合。在洞头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几十位台湾促进会的会员入驻金岙村,以半屏岛特色民俗文化为内核,独具特色的石厝群落为“壳”,积极引入台湾文创产业和配套特色商贸,“海峡云村金岙101项目”就此落地。为什么名字里带有“101”?因为这个群落由101位两岸知名设计师联袂打造,如今已经成为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文创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实践基地。
海峡云村金岙101项目图片来源“浙江建设”
而海峡云村金岙101项目只是半屏社区众多对台贸易项目和活动中的一个。此外,还有岸跨境贸易服务中心、两岸海洋科技交流平台-诚意药业产业园、台湾风情美食街、台湾特色产品展销中心、两岸文创工坊、两岸半屏山文化节、“双屏论坛”半屏山系列交流……十几年来,半屏依托“两岸半屏山”品牌,充分运用“两岸半屏山”文化优势,将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线上线下结合,持续强化对台交流,在交流中促进发展,在交流中传播文化。
半屏岛上立着一块同源同根碑,碑上写道:“两岸两屏,乡音乡情。珠联璧合,共赢荣景。” 让村民富起来、让海峡两岸的年轻人留下来,半屏村民的“幸福期许”,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海峡云村金岙101项目图片来源“浙江建设”
共富半屏——发展海滨文旅产业。
沿洞头环岛公路前行,十步一小景,百步一大景,由车道、自行车道、游步道三色道路串起了集观赏性、游玩性于一体的亮丽风景带。自半屏大桥驶入半屏岛,一幅“黄沙变黄金”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对于海岛人来说,“靠海吃海”曾是一种基于历史的选择。而天生就擅长踏浪弄潮的半屏人民,却演绎出了“靠海不吃海”的全新业态。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位于半屏社区的韭菜岙沙滩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星光经济点亮,人们可以在这里尽享海岛不夜天。
夜色下的韭菜岙沙滩,流光溢彩。游客三五成群,一边吹着海风,品着美食,一边看着演出,尽享夏日别样风情。舞台上佤族舞蹈、变脸等节目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纷纷涌向舞台参与互动。除了看演出、品美食,游客们还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沙滩上到处是欢歌笑语。
图片来源“温州文旅资讯”
让韭菜岙沙滩一炮而红的,要数音乐烟花秀。烟花一跃而起,瞬间绽放,映满整个海面。烟花与光影交融,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完全沉浸在这视听盛宴之中。天空为幕,碧海为台,在这里,戏海浪,听音乐,赏烟花,品美食,还有海上、岸上等各种游乐设施,在韭菜岙沙滩,便可激情一夏。
如今的韭菜岙沙滩火爆“出圈”,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点。然而,“几年前,我印象里的韭菜岙沙滩,只是一片滩涂和卵石滩。”乡贤杨森权说道。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填海造地、取沙建房等的影响,韭菜岙沙滩几乎被挖光,金沙流淌只能成为幻想。2016年,在洞头区沙滩修复工程的引领下,半屏社区开始了韭菜岙沙滩的整治修复,并在2019年完工。
完工后的韭菜岙沙滩要如何发挥作用?半屏社区以“企业投资+村民投房+村集体投地”的模式,开启了村企民合作运营“吃海”新篇章。乡贤杨森权也是洞头木心合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走访中的杨森权看到修复完后的韭菜岙沙滩潜藏着大商机,便和半屏社区展开了合作。经过多次沟通,政府投入修复沙滩,村民参与陆域配套设施建设,而企业则以每年70万元的租金,获得了沙滩15年的特许经营权,共同保护开发这片沙滩,建设运营“韭菜岙沙滩文旅融合公园”。
此后,韭菜岙沙滩引进热气球、水上飞人、帆船等海上项目,推出烟火大会、民俗表演、沙滩音乐等活动,形成深夜食堂、屏海小吃街等一批精品业态,并联动东岙村、七彩洞头形成“星光线路”,上榜浙江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围绕沙滩打造的“海上月堤”,更是成为来游玩的年轻情侣们的必到网红打卡点。
洞头跨年粉色热气球图片来源“洞头百岛旅游”
一个沙滩带火一方经济、一个产业带富一个社区。曾经迎着风浪捕鱼的半屏渔民如今在海上潇洒地开起了快艇,最高时一天能开出“万元收入”;越来越多“渔家乐”在海边冒了出来,半屏居民有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夜滩游玩尤其带火了周边的民宿经济,半屏岛上不少村民将自家农房翻新装成民宿,旅游旺季预定火爆,甚至“一房难求”。据不完全统计,半屏岛上已培育民宿渔家乐超过60家,床位近800张,户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村里的农房租金相较几年前,也涨了将近20倍。如今,韭菜岙沙滩已累计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年均旅游综合性收入达2.7亿元,流量真正转换成了村民共富的“留量”。
海上月堤 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文化半屏——传播非遗民俗文化。
如果说海峡两岸同心文化和海洋海岛文化是半屏社区发展的基石,那么特色民俗文化则是半屏的内核。如何活化特色民俗文化,让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非遗中复活过来,半屏有自己的方法。
2020年,在韭菜岙沙滩上,“民间民俗·多彩浙江”2020中国·洞头第十三届七夕民俗风情节盛大举行,活动以“祈福 、感恩 、快乐成长”为主题。不同于全国其他区域的以“爱情”为主题的七夕节,半屏乃至洞头的七夕节历来以“成人节”为特色,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
2020中国·洞头第十三届七夕民俗风情节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诵祝文、少儿集体祈福、长者为少年祝愿、16岁少年成人集体宣誓、焚七星亭……七夕传统节日期间的民间“作十六”习俗成人礼仪式在半屏岛上一一展现。如果只有民间习俗活动,那难免单调了些。因此,半屏还设置了民俗风情晚会、七夕狂欢节等活动项目,在传承七夕传统习俗的同时,结合海岛夜间经济业态,融入流行音乐表演等创新元素,打造了一场充满民俗风情的星光盛宴,推动了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迭代升级。
对于半屏来说,如今的七夕成人节早已不是简单的民俗节日,而是升华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而这个符号与半屏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海洋经济相融,使民俗文化成为半屏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除了定期举办民俗活动,半屏岛上还搭建了非遗体验馆,依托本地特色蟹壳画、贝雕、海陶等手工艺,发展艺术DIY等新业态,打造具有半屏特色的旅游手办和文创。
海陶、贝雕、渔民画;妈祖平安节、七夕成人节、海岛开渔节……一项项具有海岛鲜明特色的非遗传承和传统节日,都在半屏岛的文旅产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自然半屏——打造东海石厝品牌。
“以前大家都说拍婚纱照又累又折腾人,但是现在来半屏拍婚纱照已经是‘旅拍+休闲度假’的结合体。”摄影师小方指着位于半屏韭菜岙沙滩旁的品海左舍民宿说,“我们现在的吃住拍,都在这个民宿,它的石头外墙分分钟拍出来都是大片,画面很安静纯粹,对岸的沙滩可以拍动感、沙滩漫步等画面,也可以取景朝阳晚霞,小情侣喜欢的岁月静好或者嬉戏打闹,这里都有。这个民宿一落地,我们晚上还住在这里,大家化妆、换装都更方便了,晚上游个泳、吃个海鲜烧烤,一天的疲劳感马上消失。”
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如品海左舍这类新建项目的外立面,依旧是采用了传统的海岛石厝风貌,而内在装饰上则相对现代化和舒适性,“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的反差感深入人心。古渔村整体风貌的提升,得益于半屏社区对村庄风貌的精心管控和提升。
以打造“东海石厝”海宿品牌为目标,半屏保护性开发了半屏岛上480间石头老厝,精心雕琢起东海石厝集群村。在新建项目过程中,以景区的理念规划,以景点的标准建设,对海岸线、山脊线、天际线、建筑高度、色彩指引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管控,打造出独具半屏特色的海岛风貌标识。
通过空间重塑及功能活化,半屏在保留了石厝原生态韵味的同时,又迸发除了新的产业活力,“东海石厝”品牌迭代岛城品味、宾客群体、消费层级,推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海岛群众致富新路子,让海岛石厝焕发新生机!
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与打造“东海石厝”品牌相同的、建设生态型社区的项目还有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在“水清、滩美、岸绿”的要求下,半屏生态化改造了11.4公里的“东海第一临海悬崖栈道”,打造了滨海旅游核心圈。
如今,整个半屏移步是景、处处是景,海区变景区、渔村变花园,沙滩、景区、村落串珠成线,让每个来这里的游客都能换个角度亲近海洋、欣赏海洋,为滨海旅游提供了充足空间。半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时刻都在诉说着“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的新路子尽在眼前。
“半屏岛”品牌将产业与文化打通,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文化内涵,因产业而发展,因文化而溢价,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融合,“半屏岛”品牌IP也因此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与可能。在“半屏岛”品牌的作用下,村集体收入由2021年的256万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471万元,半屏社区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居民群众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半屏岛”品牌经营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一是品牌运营不够深化,应加强品牌要素串联。
当前,“半屏岛”品牌IP的打造已初具雏形,并已经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半屏岛”品牌运营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半屏岛”品牌IP是在近一年才打造起来的,因此在品牌的落实和细化上仍不够深入。比如,半屏社区文旅产业的发展,同心共富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完全围绕“半屏岛”这个IP展开,抑或是“半屏岛”这个新建的品牌IP没有完全融入半屏社区内的产业、资源,没有将这些已有的关键节点串联起来。
而品牌乡村的建设与经营要紧紧抓住品牌IP不放,以品牌为中心,一切的活动、一切的传播、一切的规划设计、一切的招商,都要围绕这个品牌展开,这样乡村的发展才有灵魂,才有方向和目标。半屏社区在打造“半屏岛”品牌的同时,也要注重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让品牌串联各个景观节点,让品牌为产品文创赋能。比如,可以在半屏山景区、韭菜岙沙滩和东海石厝风貌样板区注入“半屏岛”品牌元素,也可以对海边民宿、渔村农家乐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和设计,快速建立起“半屏岛”品牌渔业,更可以在文化、经贸、科创领域发挥品牌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推动“半屏岛”成为“海上花园”的最璀璨的明珠。
洞头岛西部边缘的白迭村图片来源“洞头发布”
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应提高宣传推广力度。
品牌知名度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就很难发挥优势。品牌打造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因此品牌必须走出去,传起来,品牌宣传势在必行。当前,尽管半屏社区已经建立起“半屏岛”品牌IP,但由于品牌命名与社区所在地域位置相同,游客乃至居民对品牌的了解远不及对半屏岛本身的认识,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远不足。同时,半屏社区已经建立起新媒体传播矩阵,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都设有自己的账号,但是每个账号发布内容目前均只有一两篇,其宣传力度微乎其微,对于品牌的推广起不到作用,没有建构其一定的流量基础。此外,在互联网搜索有关“半屏岛”品牌建设情况的此条,并没有与品牌匹配的介绍内容。
因此,半屏社区应重视品牌传播,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可以从包装、网络传播和特色活动三方面进行尝试。从包装角度看,半屏岛要构建起统一的品牌标识,因此可以在岛上的路径和关键节点上添加品牌标识系统,让游客切身体会到“半屏岛”品牌。
在网络推广方面,半屏岛应该充分利用初步构建起来的新媒体矩阵,多发布岛上新闻,增加显示度。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加强推广。也可尝试邀请KOC(是指关键意见消费者)和KOL(是指关键意见领袖)等对品牌活动进行联合推荐,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活动推广方面,半屏社区具有举办特色活动的丰富资源和基础,但宣传力度不够。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后,半屏社区要进一步以“半屏岛”品牌为引领,设计系列品牌活动,并从品牌视角将其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
本文作者:李骏 王诗迪